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群言出版社
作者:[英]乔治·伦纳德·斯当东
出品人:
页数:654
译者:叶笃义
出版时间:2014-3
价格:6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2565234
丛书系列:民盟智库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清史
  • 史料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英】斯当东
  • 文化
  • 英国
  • 中国史.古代
  • 英国
  • 乾隆
  • 外交
  • 使节
  • 历史
  • 清朝
  • 谒见
  • 纪实
  • 外交通信
  • 档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西方汉学家论述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最权威的资源和依据。

著名翻译家叶笃义先生的代表译作,精准细致,无人超越。

在乾隆当国时期,曾有一个庞大的英国使团航海而来,在历时两年的访华期间,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就是使团负责人之一斯当东综合这些资料后的合成之作,以西方人的目光,对大清帝国盛世时代的中国社会,作了面面俱到具体入微的观察,出版后轰动世界,从此成为西方汉学家论述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最权威的资源和依据。

本书翔实记录了1792-1794年英国使团航海到中国觐见乾隆皇帝的经过,其史料性价值及意义不仅在于这是一份以西方人目光对中国清朝社会的全面审视与观察,更有完整的航海行程与日志、沿途国家与地区的社会风貌甚至动植物种类记录,对我们了解18世纪末期整个世界的经济人文状况,并在此背景之下重新思考中国的地位都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乔治•伦纳德•斯当东,第一代斯当东从男爵,(Sir George Leonard Staunton,

1st Baronet;1737年4月10日-1801年1月14日),英国探险家、植物学家,受雇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出生在爱尔兰的戈尔韦郡。后在法国图卢兹的耶稣会学校就读,并于1758年获得医学博士的学位。后就读于法国蒙彼利埃医药学校。1790年获得牛津大学民法学博士学位。1787年2月,入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译者简介:

叶笃义(1912年1月-2004年2月19日)安徽安庆人,生于天津。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

目录信息

原著说明
原著弁言
第一章 派遣使节团的缘起
第二章 使节团的筹备工作
第三章 经过马德拉。马德拉岛上的观察
第四章 经过特纳里夫岛、圣雅哥岛;在这些岛上的观察
第五章 经大西洋,穿过赤道线,到达里约热内卢
第六章 航过南部大西洋和印度洋。大西洋的特利斯坦.达空雅岛,印度洋的圣保罗岛和阿姆斯特丹的景象
第七章 进入巽他海峡,访问爪哇岛上的巴达维亚和万丹,苏门答腊南端的景象,从邦加海峡到昆仑岛的航程
第八章 交趾支那
第九章 经过万山群岛,接近澳门,开往舟山,在这些地方所进行的交涉和观察
第十章 穿过黄海,开往天津
第十一章 使节团沿白河向中国首都航进,使节船离开渤海湾
第十二章 使节在通州府上陆.经过北京城到郊区行宫。返回首都
第十三章 到达中国北部边境,观光长城
第十四章 在鞑靼区避暑山庄谒见中国皇帝
第十五章 返回北京,在北京的观察和活动记述
第十六章 离开北京。到杭州府的路上,一部分沿运河航行
第十七章 杭州府。由杭州到舟山,由杭州到广州。“狮子”号和“印度斯坦’号船由舟山到广州的航程
第十八章 使节团在广州和澳门
第十九章 经过圣赫勒拿岛回国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起来挺惊讶,因为马噶尔尼来访的年代,英国几乎已经从军事,工业,航海,贸易,制造,医疗,天文,科学各方面领先天朝。在这种情况下整篇纪实压抑了优越感,表达客观,态度礼貌,多次在描述天朝愚昧之处后进行文化比较反思,实在令人惊讶。试想乾隆年如有满大人出使英国,估...  

评分

全书也得很不错。。 我们不是天朝上国,我们曾经水深火热。。自我满足的蝼蚁。。 书中有一处写在船上中国人对着画像“磕头”,大约说,用嘴唇亲吻地皮。。有意思。。这就是“陌生化”的魅力

评分

全书也得很不错。。 我们不是天朝上国,我们曾经水深火热。。自我满足的蝼蚁。。 书中有一处写在船上中国人对着画像“磕头”,大约说,用嘴唇亲吻地皮。。有意思。。这就是“陌生化”的魅力

评分

全书也得很不错。。 我们不是天朝上国,我们曾经水深火热。。自我满足的蝼蚁。。 书中有一处写在船上中国人对着画像“磕头”,大约说,用嘴唇亲吻地皮。。有意思。。这就是“陌生化”的魅力

评分

全书也得很不错。。 我们不是天朝上国,我们曾经水深火热。。自我满足的蝼蚁。。 书中有一处写在船上中国人对着画像“磕头”,大约说,用嘴唇亲吻地皮。。有意思。。这就是“陌生化”的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斯当东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官方使团马戛尔尼使团中的唯一会说英语的那个小孩子,他记录了英国使团到中国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记录的东西很有意思,可以让我窥见乾隆时期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从书中也可以看出为什么马戛尔尼使团会失败,就是否要向皇帝三跪九叩的问题,中英双方一直处于不太融洽的气氛中。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英国人只是来朝贡的小国。而英国则希望以平等的身份与中国进行交往,但是他们的这种意思被翻译人员篡改了,由此双方表现出的态度都另对方感到不适……故事还是很启迪人思考的。从英史访华的这件事情,可以汲取历史的教训:两国在交往之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在正式交往之前应当由专人就行礼这些细节问题商讨。现在外交大多有国际法或者国际惯例可以遵循。

评分

斯当东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官方使团马戛尔尼使团中的唯一会说英语的那个小孩子,他记录了英国使团到中国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记录的东西很有意思,可以让我窥见乾隆时期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从书中也可以看出为什么马戛尔尼使团会失败,就是否要向皇帝三跪九叩的问题,中英双方一直处于不太融洽的气氛中。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英国人只是来朝贡的小国。而英国则希望以平等的身份与中国进行交往,但是他们的这种意思被翻译人员篡改了,由此双方表现出的态度都另对方感到不适……故事还是很启迪人思考的。从英史访华的这件事情,可以汲取历史的教训:两国在交往之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在正式交往之前应当由专人就行礼这些细节问题商讨。现在外交大多有国际法或者国际惯例可以遵循。

评分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

评分

在驹然随意拿到的一本书,重点看了在中国境内的纪实。从外国人的眼中了解中国的历史,喜欢馒头切片用油,通过小脚女人反映当初对女性以生理伤害达到的男尊女卑…作者很博学,同时一行人中统计的数据非常多,含地理、生物、天文等等学者,一路记录了各地植被作物,幅员面积和人口量等。 如果说有什么感想,那就是一种早期对文化的探索,外国人乐于走出来,而中国人实际上是非常聪慧的,创造力很强;同时作者也写到,模仿能力很强,能够仿制出来的同时还加入自己的巧思,这也由此想到当今我国的“山寨文化”了。

评分

英使眼光深邃,评价中国入木三分,即便如今依然是英使看到的中国。 有几处译者没有译出来,我就帮忙破解吧,特使团提到吃过一种水果,似乎被自己的体重压塌了,橘子大小,味道酸甜,叫做see-chee,译者搞不清干脆放下了,这个毫无疑问是柿饼,当时使团听到的汉语应该是“柿子”,方言的关系记录对音有误差。另一处提到沿岸地名,译者也没译出来,结合船队位置应该是“汕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