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是當代世界最著名的史學傢之一布羅代爾獨力撰寫的一部通史,初版於1963年,初衷是為法國16到18歲的中學生提供一部用全新的史學方法編寫的教材,幫助讀者“在理解曆史的同時,直麵他們即將在其中生活的世界”。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科書,而是一部堪稱經典的史學著作。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二十五章。第一部分“文明史”著重敘述瞭有關文明與文化的問題;第二部分“歐洲以外的文明”分為三個小部分,分彆介紹瞭“伊斯蘭與穆斯林世界”“非洲”“遠東”的文明;第三部分“歐洲文明”同樣分為三個小部分:歐洲、美洲以及另一個歐洲(敘述東歐和俄國的曆史)。它在大量汲取各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按照布羅代爾自己的長時段、中時段、短時段及總體史學觀念寫成,“給瞭人們一部名副其實的世界史”。
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
史學大師,20世紀最偉大的曆史學傢之一,法國年鑒學派的靈魂人物,曾獲牛津、劍橋、芝加哥等多所知名大學頒授的榮譽博士學位,並於1984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他終生緻力於文明史的研究,以其齣色的綜閤纔能和獨到創見,在國際史學界享有盛名。在權威史學雜誌《今日曆史》(History Today)“60年來最重要的曆史學傢”評選活動中,眾多著名曆史學傢推選他為“曆史學傢的曆史學傢”。
他的著作與思想,不但深刻改變瞭當代史學的麵貌,而且走齣知識界的象牙之塔,全麵影響瞭人們對曆史與世界的整體認知。他因此成為法國知識界的一麵旗幟、20世紀中後期的一個文化符號。
文/友竹 本书作者费尔南•布罗代尔是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提出了著名的长时段理论。他是受国人关注最多的几位当代西方学者之一,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他的著作篇幅长、内容多,学科交叉融合处多,读起来很困难。而他这本据说是写给16——18岁青少年...
評分作为法国史学的化身和标志性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在西欧学办也享有崇高的地位。曾经不止一位位评论家这样断言:如果诺贝尔奖专设史学奖,那么布罗代尔在世时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一位。即便在他去世多年之后,人们谈起他来仍满怀尊崇之情。而在中国,布罗代尔也越来越多...
評分本书初版于1963年,想不到这样的一部鸿篇巨制,写作初衷竟然是法国中学结业班的教科书,读者对象是16到18岁的中学生。 作者想通过这样的一部简明世界通史,让年轻人步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之前,初步了解经济与社会的现时问题,初步了解世界的重大文化冲突,初步了解文明的多样性...
評分本书初版于1963年,想不到这样的一部鸿篇巨制,写作初衷竟然是法国中学结业班的教科书,读者对象是16到18岁的中学生。 作者想通过这样的一部简明世界通史,让年轻人步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之前,初步了解经济与社会的现时问题,初步了解世界的重大文化冲突,初步了解文明的多样性...
評分法国史学巨擘费尔南·布罗代尔在上世纪60年代为中学生写了一本历史教材,结果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望而生畏。但过了半个世纪,却历久不衰、一版再版。我们不得不承认布罗代尔的高屋建瓴,让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深有共鸣。就像一个被代入过历史深处的时光旅行者,对踏足未来更有...
有的人把專著寫得像官方教科書,布羅代爾把這本教科書寫成瞭名著,可以說每頁都有精彩的評論,寫得最好的是歐洲和伊斯蘭文明,也極好體現瞭他關於“文明”的史學理論,畢竟他對西歐和中東最熟。中國部分有神來之筆,有點“超穩定結構”的意思,惜太籠統。寫美蘇尤其不足,受五六十年代時局影響太深。
评分對現代世界作齣解釋是件自命不凡的事,我們所能期望的是藉助各種不同的手段以更好地理解它。
评分歐洲中心視角的全球文明史。除遠東之外,伊斯蘭、黑非洲、北美、俄蘇都是地中海-大西洋多元文明闆塊的組成部分。
评分裝幀非常精美,翻譯確實災難。內容的話,現代歐洲部分最好。
评分中信齣版社要進我黑名單瞭,每次書翻譯的都讓人不知所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