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徐賁 社會 政治哲學 政治 社會學 政治學 中國 公民教育
发表于2025-02-22
聽良心的鼓聲能走多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給知識分子、人民大眾以道德信仰和人生價值指引是徐賁的一貫特色,不論是價值觀念,還是個人政治參與,徐賁所提齣的問題以及給齣的解決辦法,都是發人深思的,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在本書中,徐賁從人的良心的角度闡述公民知識和道理的啓濛,倡導私德和開啓公德,從人性和人心開始的心智啓濛,到憲政引導民德,逐步達到個人良知和社會共善。
徐賁,曾就讀於復旦大學,馬薩諸塞州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蘇州大學外文係,現任美國加州聖瑪麗學院英文係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嚮後現代和後殖民》(1996)、《文化批評往何處去》(1998)和《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2005)、《文化批評嚮何處去》(2011)、《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2011),等等暢銷書。而2013年在東方齣版社齣版的《懷疑的時代需要怎樣的信仰》(2013)、《政治是每個人的副業》(2013)也十分暢銷,獲得讀者好評。
從這本書裏可以瞭解到良心原來最初是“可分享的知識”;良心不隻是涉及個人,還講究與他人的聯係;社團良心在個人與社會之間起到重要的協調作用;公關可能是忽悠;宣傳可能是洗腦;可容納政權與公民溝通討論聲音的社會纔是好的民主的社會;個人選擇善或惡的行為與情境有莫大的關係,但個人的惡行不能由於情境惡而不予以追究;憲政即是法治,立憲是把限製國傢權力的規矩和條例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照此行事,並接受他人的監督。作者一麵說心靈啓濛重要,一麵在對各種近期發生的事例描述評論中對讀者進行瞭這樣的啓濛。 正如作者最後所說“齣淤泥而不染”固然精神可貴,然而將可貴的良心凝聚起來,甚至通過心靈啓濛使得更多人的良心能共同作用,使得社會大環境更加“潔淨”,必將更有力量。獨善始終不如眾善。 受益匪淺。
評分“…黑屋子裏的人總會被光亮吸引…人性和人心幽暗之處的軟弱和醜惡、驕傲和怠惰、淫魔和野心…應藉著心智之光來看清和剋服。…‘對於渴望看得見的人,便存在足夠的光亮。’”-馬·路·金:這世界上最大的危險,莫過於真誠的無知和認真的愚蠢。
評分一下午加半晚上翻完瞭。理論加實例,讀來不太費勁。有些內容雖然隱晦,但也錶明瞭作者的態度。贊賞作者此書的立場吧。
評分徐賁的書是我喜歡看的~
評分類似《美國的民主》,同樣針砭時弊,也同樣淺嘗即止。一個人聽著良心的鼓聲固然走不遠,但一群人或許能喚醒社會的良心。想到《韆言萬語》中一句話“無知是罪,知而不言更是罪加一等”盡量做一個有自省能力的公民,最大程度保全良知。
曾经读徐贲的《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一书,很受吸引,怀疑时代,信仰,信还是疑---这类一直困扰的问题在书中找到答案。虽然是谈信仰,但其实说了许多社会问题,教育、社会公正、共识等等公共事件。这些文章原本也是多年专栏文章的汇集,因而内容具体而针对性强,且行文言...
評分徐贲先生近来陆续推出了好几本思想启蒙方面的力作。2008年《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问世,让大陆读者见识了徐贲先生的风采。这本书当年被《南方周末》评为2008年度图书(非虚构类)。这引起了国人对这位在美国努力打拼的学者,2009年他推出了《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的姊妹文...
評分如屈原、王夫之语,力行而后知之真,九折臂而成医。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纯理论往往是脆弱不堪一击的。《良心的鼓声》中,徐贲试图从个人良知、群体公德、政治结构、社会共善着手,提供一套交互牵连的思考方法,只不过最终抽丝剥茧,却又形成了一个无法克制的闭环。 所谓“良...
評分在现代社会当中,似乎每月良心的人越来越多。有着越来越多的跌破人底线的事情发生。但是社会的道德底线在下滑似乎是一件确凿无疑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良心这个词?如何让良心能够在中国社会中更加起到一个美好力量的来源? 在学者徐贲的...
評分如果一个人与他的同伴步伐不合,那也许是听到了一个不同的鼓声,不管怎样的鼓声,来自多么遥远的地方,他都会随着那音乐声前行。 这是《瓦尔登湖》上的一段话。 梭罗是一个听自己良心鼓声行进的人,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崇尚人性单纯的心灵,认为生活简单就好。 在《听良心...
聽良心的鼓聲能走多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