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园
出品人:
页数:4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CNY 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39179
丛书系列:博雅英华
图书标签:
  • 赵园
  • 明清史
  • 士大夫
  • 历史
  • 明清
  • 知识分子
  • 中国历史
  • 思想史
  • 明清史
  • 士大夫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知识分子
  • 传统社会
  • 儒学
  • 社会阶层
  • 历史人物
  • 学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关注明清易代之际这一特殊时代中国士大夫的言论、心态、选择,上、下两编各以“话题”和“人物”为切入点,借助大量生动的历史材料,读解知识人的命运,在研究视角、结构方式和学术眼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 是一部难得的高质量思想史研究著作。1999年初版后获得学界广泛认可和好评,曾获“长江图书奖”,并已转让韩文版权。

作者简介

赵园,1945年生。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北京:城与人》《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以及散文集《独语》《红之羽》等。

目录信息

上编
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
第一章 易代之际士人经验反省
第一节 “戾气”
第二节 生死
附 录 陈确的“节义”论
第三节 “用独”
第二章 易代之际文化现象论说
第一节 南北
第二节 世族
第三节 流品
第三章 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
第一节 借诸事件的言说
第二节 “革除”后史
第四章 关于“言论”的言论
第一节 言路
第二节 清议
第三节 “一概之论”、“一先生之言”
附 录 士人经验中的明清之际的言论环境
下编
明遗民研究
第五章 遗民论
第一节 论“遗”
第二节 遗民史述说
附 录 论许衡、刘因
第六章 遗民生存方式
第一节 逃禅
第二节 衣冠
第三节 交接
第四节 生计
第五节 葬制
第七章 时间中的遗民现象
第一节 失节忧惧
第二节 故国与新朝之间
第八章 关于遗民学术
第一节 综论
第二节 经学
第三节 史学
第四节 文论
余论(之一)
余论(之二)
附录
我读傅山
由《鱼山剩稿》看士人于明清之际的伦理困境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用了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才将这本书读完,合上书之际,静心回想,却似乎想不起此书的精彩之处,似无所获。赵先生此书,题目宏大,亦能争人目光,我就是被书名吸引的。但全书读完,却觉得赵先生此书并不太令人满意。 首先是文字,此书文字与句式半文不白,读起来拗口,...  

评分

发现赵园比王汎森更有犀利的灵气,又带有一些暮气,故其分析更为锐利。此种史识也只有经历若干惨痛的集体记忆的大陆学者方能写出。呜呼,所谓亡天下者,非社稷颓倾,文化剧变,乃在于暴政杀士人之心,乃至人心丧乱,末世之象也。  

评分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读书笔记 赵园认为明代士人提倡坚忍颂扬苦行,其气象正近于墨家?P11【可以查究墨家学说在明代的流播影响,也可以探讨明代士人墨家化对思想与政治的影响,再返归回先秦儒墨之争墨家失败的思想史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绝命诗文是明代士...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比《家人父子》好,学问做得扎实,虽然有匠气,但工整得很,明清知识分子跳开明清之辩而选择在野在朝之别的种种心态尽显。读晚明,李洁非的书是极好入门书,但要扎实还绕不开赵园,当然,李洁非的文采好,体例也轻灵。

评分

读精装新版又有不同

评分

读完《帝国的流亡》,又想起此书,略为温习。想起我所谓的明清之际的认识,其实不少是从这本书来的。

评分

#谢友赠书。几乎只看了小标题和每段首句。。直到末章遗民学术的分流承启部分才开始觉得有点收获。虽然多是史料少有洞见,但也并不妨碍认同它是功底扎实的学术好书。文科学术于我只是业余随兴,而学术的严谨精专,于文于理并无不同。学术可以不是唯一的谋生方式,但学术确乎可以是一种人生态度。

评分

明清转型中多有论题,士人心态的反思也多有值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落脚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