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历史佳作。
丛书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国内学者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为中文版作序推荐。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原作均为日本中国史领域代表学者:
九州大学教授宫本一夫、东京大学教授平势隆郎、学习院大学教授鹤间和幸、京都大学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学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学教授气贺泽保规、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毅、京都大学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学教授上田信、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菊池秀明
虽然号称了解中国历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现了解的仅限于故事化的史实,尚未形成整合提炼的史识,更遑论高屋建瓴的史论了。于是趁着难得悠闲的暑假,把这套束之高阁好久的讲谈社中国史通读了一遍,以求构造出中国历史的系统化框架。这个目的也达到了。 一直以来,窃以为...
评分还行吧,笔调轻快,提供了不同视角,一些史料也新鲜。不过各卷水平不一,算不得经典,在日本也是普及读物而已。而且各卷编校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个别本排错的字好多。个人比较喜欢唐和宋两卷,可能因为这两个朝代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因此研究成果多,作者兴趣也浓厚。明清卷对...
评分这套日本学者写的中国历史书实在是值得点赞、值得推荐。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近代中国的走向,看似一部通史,却每每有新知和新观点。历史研究就需要日本人的这种认真,尊重史料,对比证据,才能勘谬补缺得到新知。全套行文流畅、语言朴实、立场中正,尤以辽金元一册最佳。读懂中...
评分2019年的最后几天看完了这套书,发现了很多多角度事实。比较喜欢在每一册结束后有个时间维度来记录中国和欧洲亚洲大事件。 会再读。有机会想收藏一套实体书。 第一册从考古角度去解说新旧时代的文化历史发展,吸收了很多新知识。第二册比较糟糕,感觉作者就在各种抨击其他史书...
评分虽然号称了解中国历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现了解的仅限于故事化的史实,尚未形成整合提炼的史识,更遑论高屋建瓴的史论了。于是趁着难得悠闲的暑假,把这套束之高阁好久的讲谈社中国史通读了一遍,以求构造出中国历史的系统化框架。这个目的也达到了。 一直以来,窃以为...
作为日本一线历史学者接力写成的一套中国通史,它既有局外人的中立视角,又比之欧美的汉学著作,多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让人对中国历史有全新的认识与感受。第十卷《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中华民国》据说删减了很多;未引进大陆的两卷是:第十一卷《巨龙的胎动:毛泽dong与邓小ping》,天儿慧著 第十二卷《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尾形勇、鹤间和幸、上田信、葛剑雄、王勇、砺波护著;删减或无法引进的原因从书名大概也能猜的到一二;咳,好想看全了。
评分卷一(神话-夏王朝)9/27--10/11 三星。 卷二(殷周-春秋战国)10/12--10/24 三星半。 卷三(秦汉帝国)10/25--11/2 四星 卷四(后汉·三国)11/2--11/18 三星 卷五(魏晋南北朝)11/21--11/30 三星半(五胡十六国什么的,果然好乱) 卷六(隋唐时代)12/6--12/14 四星 卷七(五代十国·宋)1/24--2/1 四星半。 卷八(辽西夏金元)12/28--1/24断,2/1继续--2/11,两星半 卷九(明清时代)3/9--3/28,四星 卷十(清末民国)3/31--4/11,三星
评分極好的學術普及性讀物,許多觀點也頗有新意。相比之下,許多國內學者寫的普及性讀物就生硬得多。
评分改变了我对日本学者的看法,畅销书果然不能看。
评分-_-這本書的作者都是日本人,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熱愛真是濃烈得全世界都知道。反而我們研究日本文化的深度不足,對他們極其不理解。看過「菊與刀」,覺得它對日本文化的剖析極為深刻。而這套書,不說其觀點深刻不深刻,但看從同一個史料得出的不同觀點,就值得我們去涉獵一下。很多人說對方說的是屁話,我覺得是個人機場站得太硬,你怎麼判斷對方說的一定是狗屁?自己說的就不是了?一種觀點而已,有不一樣的,舉證駁斥就好。讀歷史是為了增加一種敘事和看事的視角,不是為了吵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