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是对她工作的一个简洁推介,抛开了研究的过程,直接将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人的(特别是婴儿期的)爱、恨、攻击、性欲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进行展示和讲解。
梅兰妮·克莱因(1882—1960) 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她开创了儿童心理治疗的先河,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对儿童心理学和现代精神分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琼·里维埃(1883—1962) 是一位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她是弗洛伊德最早的翻译者,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
爱与恨,是人类情感的一体两面,是同时并存的。 只有接受并了解自己身上恨的这些过程的必然性及其潜在的价值时,我们对它们的原始的恐惧及相应的反应才会减少,且能够加以控制。进而想出一些办法,让这些自然的力量有适合的出口,并尽量以建设性的方式来使用它们。这只有通过...
评分我们生而为人, 带着生存的需要, 带着爱的需要, 生存,继而寻求愉悦; 衍生欲望,恨,以及攻击。 而攻击是可怕的,连我们自己也害怕, 于是在爱的同时,我们否认自己的恨和攻击性,转而投射。 成长中,我们在寻求和验证儿时习得的模式, 进而修复,进而爱。 在用心感受的世界...
评分 评分我们生而为人, 带着生存的需要, 带着爱的需要, 生存,继而寻求愉悦; 衍生欲望,恨,以及攻击。 而攻击是可怕的,连我们自己也害怕, 于是在爱的同时,我们否认自己的恨和攻击性,转而投射。 成长中,我们在寻求和验证儿时习得的模式, 进而修复,进而爱。 在用心感受的世界...
评分爱与恨,是人类情感的一体两面,是同时并存的。 只有接受并了解自己身上恨的这些过程的必然性及其潜在的价值时,我们对它们的原始的恐惧及相应的反应才会减少,且能够加以控制。进而想出一些办法,让这些自然的力量有适合的出口,并尽量以建设性的方式来使用它们。这只有通过...
如果我们在无意识深处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对父母的怨恨感觉,并原谅他们让我们承受了挫折,那么我们就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并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热爱他人。
评分经典客体关系理论的普及读物,克莱因的那篇讲得更深入、深刻一些。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是不断寻找一个好客体的过程,我不禁联想到这个无意识中的客体化其实佐证了人与人的沟通困境。而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不(仅)是与真实存在的父母,而是终其一生的客体关系,所以也是长期需要面对的:这里又与佛教吻合,这是指内在于我们心中的父母观、关系观。
评分薄薄的一小本很快就看完了。毕竟是与吴艳茹老师有过交道,读起来感觉字里行间都是她在向你娓娓道来似的。还真有些想她了呢。演讲类地小册子,句句是经典,克莱因其他原著如是。
评分薄薄的一小本很快就看完了。毕竟是与吴艳茹老师有过交道,读起来感觉字里行间都是她在向你娓娓道来似的。还真有些想她了呢。演讲类地小册子,句句是经典,克莱因其他原著如是。
评分阅读轨迹:咨询师精分书目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