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西尔维亚·毕奇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恺蒂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3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452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莎士比亚书店
  • 外国文学
  • 传记
  • 美国
  • 文学
  • 西尔维亚·毕奇
  • 文化
  • 莎士比亚 书店 文学 哲思 人文 历史 世界名著 英国文学 读书 沉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巴黎左岸朝圣地,“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家园,《尤利西斯》由此起航】

【莎士比亚书店创始人回忆录,亲历二十世纪文坛传奇】

中国内地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尤利西斯》的出版社:译林20年后的致敬——

翻译家、书评家 恺蒂女士熨帖译笔,万字长文导读,300条专业注释

东方早报上海书 评 知名插画师李媛手绘封面

独家附赠莎士比亚书店店标纪念藏书票

诚意收录《尤利西斯》手稿、出版合同及其他珍贵历史影像

爱德印刷公司最美精装呈现

一九一九年,莎士比亚书店在巴黎左岸悄然开张。渐渐地,它成了人们梦想中的书店——是书店、图书馆、出版社 ;是银行、邮局、文化沙龙;是文人雅士汇聚的据点,英法文学交流中心,是“迷茫的一代”之精神殿堂。

西尔维亚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迪皮特朗街的神勇英姿;醉酒差点跳下楼的菲兹杰拉德,拿乌龟捉弄人的纪德……守着这座书本砌成的城堡,一个单纯的爱书人西尔维亚,看遍作家百态,尝尽人世冷暖,见证一段以书结缘的文坛传奇。

作者简介

作者西尔维娅·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毕奇小姐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她在巴黎左岸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噪一时。然而在盗版、 战争、经济萧条的威胁下,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还好在法国艺文界的支持下,仍继续经营了下来。1941年,她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记》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毕奇小姐因为是美国人而被纳粹逮捕,投送进集中营。出狱后她已无心再开书店。到1951年,在得到她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叫“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1962年,她逝世于巴黎。

译者恺蒂,翻译家、书评家。生于安徽省,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1991年获外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赴英就读于伦敦城市大学,获电子信息科学硕士学位。1992到1998年间先后任职于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伦敦维多利亚和爱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西敏大学。2001年移居南非。业余嗜好写作,曾结集《海天冰谷说书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酿一碗怀旧的酒》(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书缘·情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南非之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话说格林》(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约堡黄昏》、《南非歌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译著有:格雷厄姆·格林《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目录信息

译者序
第一章
“谁是西尔维亚?”
第二章
王府饭店
A. 莫尼耶窄小灰暗的书店
第三章
自己的书店
准备开店
莎士比亚书店开张了
第四章
美国来的朝圣者
庞德夫妇
来自花街的两位顾客
舍伍德·安德森
第五章
《尤利西斯》在巴黎
詹姆斯·乔伊斯,由莎士比亚书店转交
第六章
莎士比亚书店前来救援
第戎的达戎提耶
预订者中的缺憾
第七章
瓦莱里·拉尔博
剧院街十二号
希腊蓝和西茜女妖
第八章
乔伊斯的眼睛
在拉尔博家
海绵上的大蒜
乔伊斯和乔治·摩尔
在阿德里安娜书店里的朗读会
“圣女哈里特”
第九章
最好的顾客
第十章
最早的《尤利西斯》
智慧女神密涅瓦——海明威
布卢姆先生的照片
“我的那些涂鸦之作”
莎士比亚书店非常遗憾……
第二版
《尤利西 斯》定居此地
第十一章
布莱荷
第十二章
杂务
访客和朋友
“圈内人”
第十三章
菲茨杰拉德、尚松和普雷沃斯特
A. 麦克莱许
“机械芭蕾”
第十四章
《银船》
惠特曼在巴黎
接触出版社和三山出版社
杰克·坎恩
克罗斯比夫妇
平价出版社
《怪兽》及《大西洋两岸评论》
欧内斯特·沃尔 许和《这一区》
《变迁》
《交流》
我们的朋友斯图尔特·吉尔伯特
第十五章
儒勒·罗曼和“伙伴们”
一个法国的莎翁迷
让·施隆伯杰
莱昂—保 尔·法尔格
雷蒙德
第十六章
“我们亲爱的纪德”
我的朋友保尔·瓦莱里
第十七章
乔伊斯的《流亡者》
“A. L. P.”
两张唱片
第十八章
《一诗一便士》
《我们……之考察》
海盗版
第十九章
《尤利西斯》的后继者
詹姆斯和两个约翰
第二十章
去远方
乔伊斯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一章
《尤利西斯》去美国
三十年代
莎士比亚书店之友
“一九三七年博览会”
第二十二章
战争和沦陷
莎士比亚书店消失了
第二十三章
解放
海明威解放剧院街
译 后
附 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毕姐做为一名怀抱国际主义精神的美国同志,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不远万里来到法国,秉承“五湖四海皆兄弟”的革命原则,于巴黎剧院街开了一家小小的书店——莎士比亚书店。 从开业的青葱岁月到二战期间书店寿终正寝的二十余年间,毕姐交友无数,非正式代理了詹...  

评分

评分

毕奇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在巴黎河左岸开了一间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根据她本人的回忆,开书店基本上是偶然举动,个人有兴趣,又有外界的机缘巧合,于是,就果断痛快地给住在普林斯顿的母亲写了一封简单的电报:在巴黎开书店,汇钱过来。于是母亲就把所有的...  

评分

一家书店见证及深度参与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与运动,如今是极难想象的,若有,多半也是前朝往事了。因为既要有时代的风云际会,亦要有虔诚于文化的助产士与出类拔萃的作家汇集一处,而这些,均已风流云散不见踪迹,于是,曾经的莎士比亚书店成为了可供追怀的传奇,源于其别无...  

评分

在大家都感叹书店难以在这个商业时代存活下来时,犹让人想起那些著名的书店,它们以人文彰显自己的特色。而“莎士比亚书店”就是其中的个案,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至今仍让全世界的爱书人津津乐道。为什么会出现...  

用户评价

评分

跟《流动的盛宴》对照,效果绝佳。海明威太仗义了,力证真·文艺青年比黑社会更狂野霸气这个道理,解放巴黎那一段非常燃!我国除了李白辛弃疾,好像难有文武双全之辈与他相似。“美国只是我的祖国,巴黎才是我的故乡。” 恺蒂实乃译界良心,做的注释当得起一本现代文学实录

评分

叫乔伊斯书店才对嘛。光出版《尤利西斯》就占了一半的篇幅,其实莎士比亚书店开了22年,而其中从开店到《尤利西斯》出版才短短三年时间而已, 可见毕奇觉得书店最好的时光都在前三年了。一战让美国的孤立主义开始松动,大战甫息,对强硬的美元来说,欧洲的东西简直是白菜价,尤其是房租被政府严格限制在低位的巴黎:你可能吃不起饭,但不会租不起房子。美国作家组团来巴黎,寻找灵感,也寻找买家。毕奇的书店开在1919年,在纽约没钱开店,就来房租便宜的巴黎来开。书里很多小故事写得很有趣。最有趣的是注释,毕奇开始写了不少乔伊斯的坏话,最后咬咬牙都删了,但可惜到头来又被负责的编辑加在注释上了…乔伊斯确实只适合做一般朋友,否则这种自我中心、涉世不深不能体会人间疾苦,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只会给朋友惹麻烦。最后跟毕奇闹翻是必然的。

评分

配合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以及电影《午夜巴黎》看,作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小八卦来看,更加立体~PS,认真看的话,亦适合当文学百科类书单来看。手感和排版,都比之前光明出版的更加舒服。

评分

【2014.10.8~10.11】阅读起来非常愉悦的回忆录。毕奇很宽厚,即使最终与乔伊斯失和,但前面的全部叙述丝毫不见怨气,始终带着温情与幽默讲述他们的相识、交往、《尤利西斯》出版的艰难、为乔伊斯剧作上演而四处奔波。一个美国女子却有着中国传统的情义和敦厚,值得赞赏。关于庞德、纪德、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与毕奇和书店的缘分和交往,更是珍贵的资料式的描写,无论当做八卦来读,还是了解那个时代的巴黎云集了性格各异的作家和书籍的出版与营销,都非常精彩。这一切也要归功与毕奇自身的文字功力,字里行间均是趣味盎然。另外,当时的书价格昂贵且不易得,让人更想珍惜当今便捷的读书条件。译序为内容简介,可以偷懒用。160页前后,也就是说完了《尤利西斯》出版之后,因为笔下人物多且陌生,有数页略枯燥。再往后就好了。

评分

作者对乔伊斯是真爱,只可惜最后还是友尽,原来世事都难免走到这个结局,经历过这黄金一般的1920年代的巴黎,也了无遗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