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巴黎会产生这样一本书。
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从记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间。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亲是最后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作为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在阅读中度过了 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 ,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只要读书,就有怪癖。在一个热情、调皮、温柔的书痴笔下,与书有关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无可避免地产生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读书不仅是智力的、并且是感官的经历,有色彩和声响,气味和触感,肌肉和神经,记忆与遗忘,是关于心灵、时空和生命的热情诗。
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她来自一个儿童以读书作为主要娱乐的年代,阅读对她来说是最无害的游戏,而她也始终保持着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对书的热爱如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
★编辑推荐
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谁。
书会入侵读者的房间,卷入他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交往……而一个人的藏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自传,关于他归属的部落,他围绕着书构建的整个生活。
本书是一个巴黎书痴所有与书有关的幸福回忆。最亲爱的朋友在这里遇见彼此。
安妮•弗朗索瓦的笔触是轻盈的、有趣的、敏感的,无论触碰、抓挠或抚摸都具有同样的精度。在她笔下,中年的沧桑与孩童的热情富于魅力地融为一体。
★本书获得2014年傅雷翻译奖最佳新人奖。
安妮•弗朗索瓦(Annie François),法国瑟伊出版社编辑。著有《非正式的自我创伤记录:我与癌的战争》、《步履蹒跚:烟民的自白》、《家庭纠纷场景:字面的以及象征的》、《芥末培根故事集》等。
食之无味,也许是因为自己对书的爱还没达到她那种程度,也许是对她所提及的书没有共鸣,毕竟不是同一文化国度的人,若是一个汉语文化族群的人写这样一本书,应该会产生不少共鸣。不过作者关于读书的一些小习惯还是与我不无二致的。
评分《闲话读书》,是瑟伊出版社编辑安妮 弗朗索瓦的小集子。简约的装祯,有流云花纹的纸张,淡淡的水墨勾出小女子的图案。 仿佛闭目就可以想象出她的可爱模样。嗜书如命,甘愿当薪金不高的出版社打字员,只因为购买自己出版社的图书可以有六折优惠,没有怨言,反而觉得得意划算。...
评分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不论是什么体裁何种类型,只要是书,你坐着站着躺着也好,厕所公交野外也罢,那些让你震颤不已愿意投入所有心力去体会的幽微秘境,那些恍然被一道闪电击中脑颅炸开的感觉,那些不知触动了什么开关源源不断流淌而下的思绪,都是不足也不能为外人道的。书...
感觉是一本中国读者写的随笔,没有那种典型的敏锐和无目标感。一般。
评分整本书最好玩的一句话出现在版权页: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翻译价值的社会学阐释项目。
评分写的不怎么样,看书欢喜的心情却是一样的。
评分作者系瑟伊编辑,一个典型的书痴,这种小品读起来很惬意,很适合咖啡馆读书,跟丹齐格一样。现实生活中未必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朋友,即便有,她也更喜欢一个人读书,而不是跟你聊天。
评分作者系瑟伊编辑,一个典型的书痴,这种小品读起来很惬意,很适合咖啡馆读书,跟丹齐格一样。现实生活中未必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朋友,即便有,她也更喜欢一个人读书,而不是跟你聊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