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美国百年扩张史
超级帝国崛起的黑暗征程
★“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操纵美国参战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 苏联出兵在即,日本彻底投降已是板上钉钉,为何美国仍执意投下两颗原子弹?
★ 奥巴马秉持新冷战思维,把战略核心转向亚洲,夸大中国威胁,到底意欲何为?
短短百年间,美国何以从欧洲老牌帝国的跟班跃居为全球超级大国?纵观20 世纪,美国连续打了多场战争,好战是本性使然?本书却给出惊人的答案:战争是发财良机!从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交战国提供军火,到冷战时恶意挑起核竞赛,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为能源侵略他国,到以反恐之名横行全球……凡是战火燃起之地,就有美国做大生意的机遇。
本书基于最新解密文件,以犀利的笔触,对“一战”至今17 位美国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揭开美国本性中最阴暗的一面。美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躁动百年的帝国又将何去何从?本书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在中国最知名的美国“老愤青”
★第16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
奥利弗•斯通曾在越战中负伤,对战争带来的危害深有体会,因此他的作品注重对社会的反思。许多人称他为“当代海明威”。其作品多为政治、战争和人性题材,包括“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刺杀肯尼迪》、《华尔街》、《天生杀人狂》等。
彼得•库茨尼克(Peter Kuznick)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美国高级核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杰出讲师
彼得•库茨尼克是一位历史教授,写过关于科学、政治、核能历史以及冷战文化方面的大量作品,包括《超越实验室》等。
只读了上册,准备开启下册。 我觉得这本书,很大程度补充了我们对美国的认识。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十全十美的,哪怕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发达国家。对事物的了解最怕偏见和无知,如今信息量这么充足,我们可以尽力地全方位了解事物的本貌,并带着宽容的心态对待,而不是嗤之以鼻说...
评分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躁动的帝国》 美国的历史虽然并不长,但是关于美国的历史却出版了很多很本书,就是在中国也可以找到很多种,这套美国史讲述的是美国近代一战以后的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而是一位导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导演也能写历...
评分当前的全球治理呈现这样的格局:“新一超三元结构”即美国是一超,欧盟、金砖国家和社会性力量是三元,它们将成为塑造21世纪国际秩序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第二,大国数量有所增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多极化与多元化进程。 第三,新...
评分嵇嘉理/jijiali 奥利弗·斯通的这本《躁动的帝国》与其说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是一本剧本更合适,只不过这是一本关于20世纪美国史的剧本。作为导演或者说是电影人的著述,这本美国史无疑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或者说是可读性。本书以电影人所独有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当代美国...
评分放在案头的两本《躁动的帝国》,颇为显厚重。就我个人的阅读经历来看,这本书将成为了解美国的必读书,因为它向世人展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所具备的狰狞的一面。 这本书的主要叙述起于1912年终于2012年,在这一百年中,美国政府逐步由世界列强之一转变为世界上...
屈从帝国主义的结果究竟是晚清民国拉美,还是日韩台,扶持西欧韩日都是冷战的现实考量。毕竟英法不敌苏联,韩日也不敌中苏。 日韩德都是单一民族国家,战败前就是世界强国,基因的延续。日韩港台新都是海洋经济。儒家+西方科学+英国退出后的真空圈填补+东亚民族的勤劳重教育。 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苏联在某一阶段陆上是有能力控制欧亚大陆的,海军不行。何况已经到了核阶段,陆军重要性下降。 西方为了应对危机,其实是做了改良,讨好民众,权贵收买民众以对抗苏联。一方面精英文化创造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增加底层福利。而苏联却没有引入西方好的方面。两种制度都不完善,互相汲取取长补短,是改进的办法,阶段性的现实选择。
评分挺好看。
评分能读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评分差评
评分细节太多,缺少分析和反思。但还是展现出了美国的另一面:宣扬着自由与民主的口号,实际上还是为了维护与扩张本国的霸权,不惜轰炸平民、出卖弱小国家的利益、推翻敌对国家的合法政权。跟它所反对的帝国主义或独裁政权并无差异。同时,无论是在哪个阵营,领袖的方向都是有重大作用的,同时又受制于制度里其他势力和民意的制约。可惜罗斯福与肯尼迪早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