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礼物》这本书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本书主张,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是某个民族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该民族就是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清教徒。
作者认为,目前商业社会的一切问题,皆源于商业本身背离了清教徒精神。他们提出警告,当美国疏远在19世纪和20世纪支撑其商业与经济成功的核心价值观时,也将自己未来的繁荣和稳定置于险境之中。
本书也研究了美国的管理文化如何普及到世界各地,特别探讨了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对后者的社会及制造业造成的影响。作者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应该叫作中日工业革命,因为它起源于日本、兴盛于中国。中国公司可能会在一代之内主导世界所有重大制造行业,甚至还有许多服务行业。
这是一部美国社会史,也是一部管理文化论。每一个关心资本主义体系或者身居高位的企业人都应该阅读。
肯尼斯·霍博,霍博兄弟中的哥哥。1926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终生致力于不同国家的制造业文化研究。他对美国工厂管理文化起源及其对战后日本管理文化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在制造与管理方面发表了众多影响深远的专业论文。肯尼斯和他弟弟威廉都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 鲁克的生前好友。他同时还是一位技艺出众的机械工程师,曾任宝洁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做过几十年商业管理和研究咨询工作,曾帮助爱尔兰政府和制造业重组,以适应共同市场的竞争,为经济奇迹“凯尔特之虎”的出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威廉·霍博, 霍博兄弟中的弟弟。生于1929年,现代语言学家、投资银行家,曾经作为保守党候选人当选过欧洲议会议员,为欧洲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指导。他是跨党派经济政策研究机构——伦敦财政研究学院的创办人、主席。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纽约W.R.Grace & Co.公司的金融分析师,后成为伦敦S.G.Warburg公司的总经理,现居伦敦。曾获雷鸟国际管理学院私募股权终身成就奖(2010)和《专业投资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颁发的“年度交易奖”(1976)。
因为响马读书群友推荐,到图书馆借阅此书。群友对此书的评价总体而言是褒大于贬,我看后的感觉可能要反过来:可读性差强人意,但总体看还是有些浮于表面,尽管通篇在自贬美国,但全书还是明显的美国视角,带有显著的优越感。我这里说几点供大家讨论。 第一,关于书名。自从韦伯...
评分 评分在中国,工人没地位,随时被下岗,“匠人精神”与天朝无缘,活该Made in China 成为“劣质”的代名词。
评分清教徒精神 1. 建设理想国的信念 2. 勤勉致富的工作伦理,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 3. 个人的活力与集体主义精神 4. 超凡的组织能力 美国奇迹背后的文化与精神逻辑,同时也不无忧虑、甚至辛辣地抨击了过往40年美国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形态的价值扭曲,尤其在组织管理思想和实践上的越来越实用主义、精英主义的趋向 目前商业社会的一切问题(崇尚专家,崇拜数字,文凭至上,帝王式统治,量化技术与科学管理走向极端化,实用主义、股东利益最大化) 美国正在背离其赖以强大的精神与机制:理想主义+物质主义的双轮驱动;精英与专家阶层主导下的金融资本主义从根本上危害着美国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并带来价值观的分化和阶层的分裂 我认为是社会结构与阶层的根本变化,资本成为经济的决定性力量,还有科层组织与分工的极端化发展
评分众所周知,上一轮危机之后,各国央行都大规模进行印钱放水。1967年至2015年美国家庭中位数收入平均每年增长0.5%,而同期富人阶层增长63%-188%。经济问题必然导致情绪必然导致民粹排他。本书介绍了美式真正的精神在于清教徒文化——勤俭并且取之于社会还于社会的企业家精神。像提议向富人征税的巴菲特、比尔盖茨正是这一批企业家的代表。到现在桑德斯提议社会主义,也是清教徒精神式微的表现。当然从个人感觉的另一个角度:黑人运动一直延续至1970年,到现在移民化问题扩大,可能对于遗失清教徒精神的趋势是另一种解读。不论怎样,这些都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自我警醒的。我个人是特别不同意安兰德把富人等同于高道德,富有富的道理,可能运气可能个人努力,但和道德不一定正相关。
评分清教徒成熟,我们不成熟。
评分众所周知,上一轮危机之后,各国央行都大规模进行印钱放水。1967年至2015年美国家庭中位数收入平均每年增长0.5%,而同期富人阶层增长63%-188%。经济问题必然导致情绪必然导致民粹排他。本书介绍了美式真正的精神在于清教徒文化——勤俭并且取之于社会还于社会的企业家精神。像提议向富人征税的巴菲特、比尔盖茨正是这一批企业家的代表。到现在桑德斯提议社会主义,也是清教徒精神式微的表现。当然从个人感觉的另一个角度:黑人运动一直延续至1970年,到现在移民化问题扩大,可能对于遗失清教徒精神的趋势是另一种解读。不论怎样,这些都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自我警醒的。我个人是特别不同意安兰德把富人等同于高道德,富有富的道理,可能运气可能个人努力,但和道德不一定正相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