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虚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一统王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最高峰”的一统王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主人公D-503号是一名一统王国的数学家,他对一统王国满怀忠诚,特地记起了笔记,想借之赞颂伟大的一统王国。由于残留的人性,在女主人公I-330突然出现, D-503号的纯洁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在I-330的引诱下,D-503号一步步解放了本性,由小说开始时恨不能化身为机器的极端忠诚分子渐渐转变为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I-330之所以接近D-503号,自有她的秘密计划。……《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更是开创了反乌托邦这一文学作品类型。
尤金•扎米亚金
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青年时积极参与俄国革命,两次被流放。苏联成立之后,他敏锐地感觉到新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写作了一系列作品予以针砭。作品集象征、幻想、现实于一身,被称为“新现实主义”。1920年完成了《我们》的创作,但国内却无法出版。1924年英译本《我们》在国外的出版,迫使他退出作家协会,流亡法国,最后客死巴黎。
《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继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之后,进一步开阔了反乌托邦这一文学作品类型。乔治•奥维尔称之为“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
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是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里出现得最早的一部,却也是国内最少见的一部。相比之下,赫胥黎的《美丽的新世界》版本比较多,而乔治·奥威尔的《1984》则更为出名。不过,正是因为《我们》的少见,才让更多的读者对这部开反乌托邦小说之先河的作品充满了期...
评分在书店收入《我们》,绝对是因为其与《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一起被称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断断续续,用了两周时间,也只是粗率得看了一遍,远不像最初看《一九八四》,让我在除夕和年初一中用了两天就看完。 也许是我对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不太习惯,或者是因为之前看...
评分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俄国作家叶•伊•扎米亚京的《我们》,命运多舛。作品完成于1920年,1924年才以英译版在美国面世,俄文版50年代中期出现,仍然是在美国,在俄国正式出现,则迟至1988年。扎米亚京自1929年起便不再能发表作品,并遭受严重迫害。1931年,...
评分这本小说被誉为反乌托邦小说的开山之作,考虑到这本书的成书时间,确实有其开创性,况且个人觉得这本小说不论是文采还是构思以及叙事方式都是比较值得称道的,也许它没有之后的《美丽新世界》《1984》的圆滑完满,但是却自有其特色。 这本书叙事采用第一人称,选取的是一个对于...
评分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俄国作家叶•伊•扎米亚京的《我们》,命运多舛。作品完成于1920年,1924年才以英译版在美国面世,俄文版50年代中期出现,仍然是在美国,在俄国正式出现,则迟至1988年。扎米亚京自1929年起便不再能发表作品,并遭受严重迫害。1931年,...
1984是通过警察、洗脑终结自由,美丽新世界是用纵欲、享乐终结自由,我们 是极端理性主义的专制终结自由。。。。
评分一个吻,一口酒,一次不限时的自由性爱,一条薄裙,一本书,一支曲子……再细微的事物,只要它被强大的国家机器所禁止,它就成了武器。
评分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先驱者
评分乔治·奥威尔评论:故事情节可读性不强,很松散,故事情节较复杂,不易总结。
评分特殊的政治小说身份使其文学性被忽视和低估了。早在20年代的日记体写作,含糊不清又碎片化的语言暗示着男主虚弱和无知的评价,又与讲究逻辑的世界设定形成的反讽,平庸无趣的男人和灵气野性的女人的爱(甚至有母性元素),偶尔闪出的对人性的洞察,忏悔者们的心态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