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来前书

奇来前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牧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426
译者:
出版时间:2014-9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44141
丛书系列:理想国·杨牧作品
图书标签:
  • 杨牧
  • 台湾文学
  • 散文
  • 台湾
  • 文学
  • 理想国
  • 随笔
  • 诗人
  • 奇幻
  • 冒险
  • 神话
  • 历史
  • 哲学
  • 探索
  • 神秘
  • 成长
  • 智慧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一早期文学自传之结构,探索山林乡野和海洋的声籁、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义,体会人情冲突于变动的城乡社会里,感受到艺术的启迪,追寻诗、美和爱的踪迹,自我性格无限的犹疑和执著,并于回想中作荒辽幻化的前瞻,思维集中,风格刻意一一在多变屡迁的散文笔路下展开。三书自成系列,脉络延伸,止于一秘密作别的时刻,合帙为《奇来前书》。

封面绘图(杨牧胞弟作)奇莱山,台湾中央山脉中段的山峦,在杨牧故乡花莲境内,台湾十峻之一。台湾版《奇莱前书》来到大陆,杨牧易名《奇来前书》。

作者简介

杨牧,本名王靖献,早期笔名叶珊,1940年生于台湾花莲,著名诗人、作家。1964年自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保罗•安格尔及其妻聂华苓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诗创作班,获艺术硕士学位,在爱荷华的前后期同学有余光中、白先勇、王文兴等日后引领台湾文坛的作家。

杨牧自十六岁开始写作,超过半世纪的创作生涯,累积出无数难以超越的文学经典,并曾分别于北美、台湾、香港等地任教,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身兼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与学者多重身身份,作品译为英、韩、德、法、日、瑞典、荷兰等文,获吴三连文艺奖、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多项重要文学奖(其中,马悦然翻译《绿骑:杨牧诗选》[Den grone riddaren]中文、瑞典文对照版,荣获2011年瑞典皇家图书馆书籍艺术大奖),影响后进无数。

代表作有《柏克莱精神》、《搜索者》、《奇来前书》、《奇来后书》等。作品曾被译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兰文。译著有《叶慈诗选》、《英诗汉译集》等。

“但知每一片波浪都从花莲开始”,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重新诠释、纪录六位台湾文坛重量级文学家(林海音、周梦蝶、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以及杨牧的生命与创作历程),其中杨牧电影,即《朝向一首诗的完成》(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目录信息

奇来前书序
山风海雨
战火在天外燃烧
接近了秀姑峦
他们的世界
水 蚊
愚騃之冬
一些假的和真的禁忌
诗的端倪
方向归零
野橄榄树
爱美与反抗
你决心怀疑
程健雄和诗与我
她说我的追寻是一种逃避
大虚构时代
昔我往矣
那一个年代

循行大岛
胡老师
来自双溪
JUVENILIA
秘 密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回忆起那个暴雨的下午躲在书店里看“山风海雨”的情形,昏暗的光线、潮湿的空气特别适合,对于太平洋西岸那座小城的想象--避世,日据年代后短暂的宁静,小城花莲(自然状态下)的光与色,细微与庞杂的物与事,都被杨牧节制又诗性的文字缓缓地收入段落中,瞬息间这些气息又散...  

评分

花莲的华兹华斯[1]? 2015.8.25 丹尼尔·伯施 《奇莱前书》,杨牧著,陶忘机、黄瑛姿译,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96页,198-204[2] 副标题为“年轻诗人的教养”,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版本的杨牧《奇莱前书》集结了三卷独立且篇幅短小的回忆录,这位备受推崇的台湾诗人,是...  

评分

回忆起那个暴雨的下午躲在书店里看“山风海雨”的情形,昏暗的光线、潮湿的空气特别适合,对于太平洋西岸那座小城的想象--避世,日据年代后短暂的宁静,小城花莲(自然状态下)的光与色,细微与庞杂的物与事,都被杨牧节制又诗性的文字缓缓地收入段落中,瞬息间这些气息又散...  

评分

An enchanting journey up Mount Qilai Poet Yang Mu's collec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provides an evocative look into his formative years in Hualien while painting a picture of life in the 40s and 50s By Han Cheung / Staff reporter If there were one...  

评分

花莲的华兹华斯[1]? 2015.8.25 丹尼尔·伯施 《奇莱前书》,杨牧著,陶忘机、黄瑛姿译,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96页,198-204[2] 副标题为“年轻诗人的教养”,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版本的杨牧《奇莱前书》集结了三卷独立且篇幅短小的回忆录,这位备受推崇的台湾诗人,是...  

用户评价

评分

书店里翻了翻,并不美,就是诘屈聱牙。光是前两页序就用了好几个没必要的生僻词,什么『蒙翳』『澌浅』『往返彳亍』『曩昔』『块垒』『岑陡上升』,更别提大量辞藻堆砌和啰里啰嗦绕来绕去讲不清的意向和抽象表达,像是翻译得很差的古典日本文学。不要抱有任何『会不会作者其实很牛是我不够懂』的顾虑,并不存在巧克力味屎和屎味巧克力的纠结。这就是纯粹的印刷垃圾,浪费树木做成纸来印了。阿玛粽上面有试读,请自行尝试。

评分

很美。其实不必计较是不是空洞,没有人会拿滕王阁序跟四书五经比较的。

评分

阿城说过一段:好文章不必好句子连着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来的好句子才似乎不费力气就好得不得了。杨牧无时无刻的漂亮句子和词语,聪明得令人厌烦,文章若是没有留白,太满太溢就是腻味了。还有一点,作者的文字风格不愿意流俗,整个读下来就是认字小课堂。

评分

‘’越来越没法相信豆瓣评论‘’系列:把语言文字写得尽量得体难道不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么?为什么会有人嫌弃杨牧的文笔“太好”?如果你也看过台湾基础教育的语文课本,你就会对我们在这一边接受的“国文”教育自愧不如,你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文笔好对于人家来说是基本要求,而根本不是用来炫技的工具。当你为微信公众号的讨巧文案,哗众取宠的新闻标题,抓人眼球的广告语点赞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的中文表达没法做到优雅,就怀疑优雅的表达就是所谓矫揉造作。也许我们更该庆幸有人在现今流俗粗鄙的文化环境中,守住了中文的美丽。另,不理解“空洞”的评价又是从何而来?作者明明在所有的情绪中,贯穿了对历史轮回时代变迁的观察,如果看不懂,可以去看看电影《海角七号》,那个里面也有台湾人民因为这段历史而产生的类似难以名状的情感。

评分

跟唐诺一样,颠覆我对「华语文学可能性」认知的一位对岸作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