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大学

父子大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范福潮
出品人:
页数:21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1
价格:CNY 1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035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范福潮
  • 读书
  • 随笔
  • 阅读与成长
  • 散文
  • 回忆录
  • 家庭生活史
  • 阅读
  • 父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成长故事
  • 亲子沟通
  • 大学教育
  • 情感陪伴
  • 人生导师
  • 共同学习
  • 家庭成长
  • 教育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过去的人怎样读书?过去的人读什么书?过去的读书人怎样思考?作者在《父子大学》中给予一一还原。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私塾式教学的国学科目,也可以现场聆听私塾中的先生和学子的对话,甚至可以置身其中,接受私塾教育。这便是读书人的原生态。

作者简介

范福潮,1957年出生,2003年起为《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上海文化》等报刊撰稿。著有《书海泛舟记》《清末民初人物丛谈》。

目录信息


夏娃日记
字奴
一日
读书种子
我们祈祷吧
李牧师
自编课本
风筝
语录
问对
日记
尺牍
休学
蜀道
游记
借书
孙叔叔
高中第一课
丫头妈
笔记
失学
下乡
知青
父子大学
漫话历史
六家二体
《史记》作法
书目
日课
《史记》读法
《文选》与文体
菜园
史大夫
陈老师
文人
伤逝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当年阅毕《书海泛舟记》,我提笔作文《泛舟书海,凭吊流年》,现节引于此: “范福潮着力描绘的,逾二十人,有的以一文记之,有的却数文提及,参读之下,方见真容。当然,他着墨更多的,是自己的父亲。范老先生早年在中学教国文和历史,兼管图书馆,一生与书相伴,读书治学经验...  

评分

当年阅毕《书海泛舟记》,我提笔作文《泛舟书海,凭吊流年》,现节引于此: “范福潮着力描绘的,逾二十人,有的以一文记之,有的却数文提及,参读之下,方见真容。当然,他着墨更多的,是自己的父亲。范老先生早年在中学教国文和历史,兼管图书馆,一生与书相伴,读书治学经验...  

评分

记得书海泛舟记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没有期期都看,拿到成书后面很多是写给初高中生的文章,前面的文章更让人受益一些。这本父子大学,更为详细的讲述了作者从小学到高中父亲在家知道他读书的一点一滴,其中既有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少年经历,又有如何自排课表学习作文,还有研读...

评分

记得书海泛舟记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没有期期都看,拿到成书后面很多是写给初高中生的文章,前面的文章更让人受益一些。这本父子大学,更为详细的讲述了作者从小学到高中父亲在家知道他读书的一点一滴,其中既有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少年经历,又有如何自排课表学习作文,还有研读...

评分

记得书海泛舟记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没有期期都看,拿到成书后面很多是写给初高中生的文章,前面的文章更让人受益一些。这本父子大学,更为详细的讲述了作者从小学到高中父亲在家知道他读书的一点一滴,其中既有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少年经历,又有如何自排课表学习作文,还有研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文章本身不如书海泛舟记动人。原因就是记言太过 写人叙事不足,导致文章冗长。但回到作者写此书初心,和书海泛舟记不同,就是想忠实记录父亲传授的读书治学方法,因此对于日记 游记 尺牍作法, 史记读法(原来史记要参读 通读只是第一步),文远读法,甚至书目编排方法,日课编排方法,不厌其烦 一一详述,由此我们能通过此书稍稍体悟旧学私塾教法与学法,并且对于私学和公学教育差异也有探讨。更可贵的是作者父亲对于历史和历史观的教诲,与其做编撰者,不如做述写者,记录所的亲历时代。作者父亲范老先生生于清末,受教育在清末民初,老人家冷静理性,并非只沉浸于故纸堆,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工业农业都颇有见识,人品高洁,慈爱严肃,有父如此,何其有幸!

评分

读过《书海泛舟记》对作者的父亲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学识渊博却不自傲。两本书中关于父亲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描述上难免有一些重合的地方。但这本书,关键词“看书”和“父亲”,拉开的一条时间线虽短,但更详细地描述了从父亲对我的指导到父亲身体一步步衰弱,最后无法开口说话,走向死亡。读书人在时间和生命上超越常人,无非抓住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多读。

评分

【在 @雨枫书馆 翻书284】读书就应该是范氏父子这样。可惜我们上了这么多年学,还没有学会。文中透出的深深父子情也令人感动。昨天新闻,教育部宣布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完成,要求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评分

本书文章本身不如书海泛舟记动人。原因就是记言太过 写人叙事不足,导致文章冗长。但回到作者写此书初心,和书海泛舟记不同,就是想忠实记录父亲传授的读书治学方法,因此对于日记 游记 尺牍作法, 史记读法(原来史记要参读 通读只是第一步),文远读法,甚至书目编排方法,日课编排方法,不厌其烦 一一详述,由此我们能通过此书稍稍体悟旧学私塾教法与学法,并且对于私学和公学教育差异也有探讨。更可贵的是作者父亲对于历史和历史观的教诲,与其做编撰者,不如做述写者,记录所的亲历时代。作者父亲范老先生生于清末,受教育在清末民初,老人家冷静理性,并非只沉浸于故纸堆,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工业农业都颇有见识,人品高洁,慈爱严肃,有父如此,何其有幸!

评分

【在 @雨枫书馆 翻书284】读书就应该是范氏父子这样。可惜我们上了这么多年学,还没有学会。文中透出的深深父子情也令人感动。昨天新闻,教育部宣布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完成,要求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