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人怎样读书?过去的人读什么书?过去的读书人怎样思考?作者在《父子大学》中给予一一还原。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私塾式教学的国学科目,也可以现场聆听私塾中的先生和学子的对话,甚至可以置身其中,接受私塾教育。这便是读书人的原生态。
范福潮,1957年出生,2003年起为《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上海文化》等报刊撰稿。著有《书海泛舟记》《清末民初人物丛谈》。
当年阅毕《书海泛舟记》,我提笔作文《泛舟书海,凭吊流年》,现节引于此: “范福潮着力描绘的,逾二十人,有的以一文记之,有的却数文提及,参读之下,方见真容。当然,他着墨更多的,是自己的父亲。范老先生早年在中学教国文和历史,兼管图书馆,一生与书相伴,读书治学经验...
评分记得书海泛舟记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没有期期都看,拿到成书后面很多是写给初高中生的文章,前面的文章更让人受益一些。这本父子大学,更为详细的讲述了作者从小学到高中父亲在家知道他读书的一点一滴,其中既有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少年经历,又有如何自排课表学习作文,还有研读...
评分记得书海泛舟记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没有期期都看,拿到成书后面很多是写给初高中生的文章,前面的文章更让人受益一些。这本父子大学,更为详细的讲述了作者从小学到高中父亲在家知道他读书的一点一滴,其中既有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少年经历,又有如何自排课表学习作文,还有研读...
评分当年阅毕《书海泛舟记》,我提笔作文《泛舟书海,凭吊流年》,现节引于此: “范福潮着力描绘的,逾二十人,有的以一文记之,有的却数文提及,参读之下,方见真容。当然,他着墨更多的,是自己的父亲。范老先生早年在中学教国文和历史,兼管图书馆,一生与书相伴,读书治学经验...
评分当年阅毕《书海泛舟记》,我提笔作文《泛舟书海,凭吊流年》,现节引于此: “范福潮着力描绘的,逾二十人,有的以一文记之,有的却数文提及,参读之下,方见真容。当然,他着墨更多的,是自己的父亲。范老先生早年在中学教国文和历史,兼管图书馆,一生与书相伴,读书治学经验...
中西文化,各表各的,不相融合。
评分和作者有一面之交,有一个饱读诗书的老爸指导读书确实是很有福分,可以少走弯路,早得门径。
评分作者的父亲是隐于市的大儒,他的读书、写作方法让人眼前一亮,推荐书中的语录、日记、尺牍、游记、笔记、书目、日课、《史记》读法等篇目,如何读、写,从基本的字、词、句开始。
评分读此书,可管窥文人读书作文之门径。
评分本书文章本身不如书海泛舟记动人。原因就是记言太过 写人叙事不足,导致文章冗长。但回到作者写此书初心,和书海泛舟记不同,就是想忠实记录父亲传授的读书治学方法,因此对于日记 游记 尺牍作法, 史记读法(原来史记要参读 通读只是第一步),文远读法,甚至书目编排方法,日课编排方法,不厌其烦 一一详述,由此我们能通过此书稍稍体悟旧学私塾教法与学法,并且对于私学和公学教育差异也有探讨。更可贵的是作者父亲对于历史和历史观的教诲,与其做编撰者,不如做述写者,记录所的亲历时代。作者父亲范老先生生于清末,受教育在清末民初,老人家冷静理性,并非只沉浸于故纸堆,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工业农业都颇有见识,人品高洁,慈爱严肃,有父如此,何其有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