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系列文章七十篇,大多源自作者在《南方周末》上颇负盛名的同名专栏。作文始末,作者后记论及甚详,大抵于侍奉老母安度晚年之余,忆平生所学,思已逝老父,几十年前随父读书的片断历历在目,随手成篇,联缀在一起,是一段读书治学的经验笔记,亦是一帧乱世学人的生命片断。
范福潮,1957年出生,2003年起为《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上海文化》等报刊撰稿。著有《父子大学》《清末民初人物丛谈》。
此书堪称低调的奢华,尤其是有“父亲”的部分,《解〈西厢〉》《初学记》《还书》《夜行记》《焚稿》《秋水》等,短小精悍却意味悠长,令人醍醐灌顶。读范先生笔下的“父亲”,即是一睹民国学人的风采!该读什么书,如何读书,怎样能够不囫囵吞枣或读死书,下笔著述是何等神圣...
评分文章短小精悍,各篇之间似无线索,然,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恍惚间,那道线索渐次清晰起来。对于历史,作者深得春秋笔法,寥寥数笔,道尽冷暖,让人看罢不止是悲切。
评分11年的年尾,我在圣诞假期两次接客的几天间隙里看完了这本书,给这一年的阅读生活画上了一个说得过去的句号。这本书确实不错。 看书过程中频繁在想两件事儿:第一,他们家文革的时候没被抄家?怎么什么书都有?第二,我要是有这么一个长辈从小指导我读书该多好! 古人云,人比...
评分今早读完《书海泛舟记》。应该说许多篇章受益匪浅。虽然很多文章都在南周同名专栏读过,但毕竟没有连续买南周,也就没有连续读这个专栏,但是那个时候每次买,“书海泛舟”专栏是必读的。现在读完结集而成的这本书,独立成篇的故事也有连续性,一气呵成读下来的情感衔接是不能...
评分爱看范福潮的文章 爱看范福潮的文章,但不知道范先生的生平,除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外,还有其他文章、专著吗? 在那个不读书的年代,这对父子似乎与世隔绝(主要是心态上的),自管自地读书,还有范先生的父亲的朋友们。真难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素心人”,不禁让人...
“身处乱世心不可乱” 感谢范先生的真诚 分享了许多读书治学的经验和方法 比许多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更实用 常看常新啊!
评分文笔老辣。当代人能写出老派文字,不多见。
评分二刷。 能被称为好看的书不多,这本肯定是一本。 读书有用吗?书中有许多读书人,大多生活平平。如范老先生这般也落得为生计奔波半生,范先生如今也没有很大名气。 那么,读书真的有用吗。我觉得还是有用的,人和人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出生环境不同,身体素质不一,玄之又玄的运气也看不见。我们只能和自己比,比的是可能性,读书为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许多。 读此书时常叹书中读书人命运多舛。好在,芒格先生说过,在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中,没有一个不是坚持阅读的人。
评分温补涵蕴,人生的脉络与根须尽埋其中。
评分被Twitter友邻提醒才想起看过这本——十年前的南周专栏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