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梁实秋先生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对过往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故友的深切缅怀,最后一辑《槐园梦忆》更是充满了梁先生对夫人程季淑的无限深情。经历越多,对往昔的怀念越为强烈,也许正因如此,才有了这充满温情的文字。历经岁月的沉淀,《雅舍忆旧》是梁先生心中最深的美好。而他对童年的回忆,对校园生活的追忆,以及对亲朋师友和至爱之人的缅怀,这愉悦而温暖的情愫却是你我都有的,即使再过多少年,这种情感依旧不会变,这些文字也依然会激起我们心中这份共有的情感。
梁实秋(1903-1987)
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尤以散文创作最为突出,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以及散文《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雅舍随笔》《雅舍杂文》《雅舍忆旧》《雅舍遗珠》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及至晚年,他的文章更添温婉、平实之感。冰心曾这样评价梁实秋:“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已经记不得上次认认真真读本书并且看完是什么时候了。读了有些感想还是忍不住来这里写点什么。 这本书本是夫人经人推荐买给我儿子看的, 只是偶尔看到摊在桌上便随手拿来看了几页,被梁儿时的家境叙述以及喝汽水时“仰起脖子汩汩而下”的有趣描写吸引了。适逢要出差,想着正好...
评分感受到了梁实秋深厚的文字功底,有很多半文言的内容,但却让人欲罢不能,舍不得跳过。在他的笔下我读到了民国时的北平风情,文人间的乐趣,大家庭的热闹与无奈,因战争而不得不经历的颠沛流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了内战。 一直以为散文净是些矫情的故作呻吟,但《雅舍忆旧》纠正...
评分断断续续读完此书,《雅舍忆旧》是一本回忆性的散文合集,共分《清华八年》、《雅舍怀人》、《瑰园梦忆》三部分。从这些零散文章中,可以大致拼凑出梁实秋人生的轨迹:生于晚清的北京四合院、就学清华八年,经历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留学美国哈佛、回国后创办《新月...
评分已经记不得上次认认真真读本书并且看完是什么时候了。读了有些感想还是忍不住来这里写点什么。 这本书本是夫人经人推荐买给我儿子看的, 只是偶尔看到摊在桌上便随手拿来看了几页,被梁儿时的家境叙述以及喝汽水时“仰起脖子汩汩而下”的有趣描写吸引了。适逢要出差,想着正好...
评分最近读了两部民国初期,历经抗战时期的作家的回忆录,前一部是巨流河。梁实秋的雅舍忆旧分三个模块:回首往事、怀念故人、槐园梦忆。 初读此书,可能是年代久远之故,不甚欢喜,只觉先生家境不错,阅历多,书写口吻也不是我所喜好,更爱汪曾祺老先生的轻松愉悦平白。第二模块,...
一個有故事的人
评分以前看梁实秋,总觉得太啰嗦,这回这回忆录倒是写的相当有意思~ “八卦”了陆小曼的父亲是伊藤博文的学生,前夫王赓还是艾森豪威尔的同班同学。 调侃自己初识冰心觉得她冷冷不易接近,于赴美途中在船上相遇,梁问冰:您到美国修习什么?冰答:文学。冰又问梁修习什么,梁说:文学批评。于是话就谈不下去了。 梁妻问:西湖八景之中有何偏爱?梁答:平湖秋月。于是梁妻赠他一副亲手做成的绣画。而梁亦为她开庭院植花草。 他忆老舍、胡适、沈从文、徐志摩等等,从那些人的信件,故事,生平看到了那个年代远远高于我们的浪费情怀与信仰追求,文字美,谈吐美,做事美,总之感觉一切都美,历史背景不谈,他们的一生真的过的充实而诗意了!!
评分这是读的梁老第三本散文了。虽然有很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常用的字,需要查,但是还是让人有一种冲动去读第二遍。书里有回忆友人,让我了解了一些民国时代耳熟的文人。虽然不同意梁老的爱情观(关于徐志摩与陆小曼感情的看法)。
评分2015年5月31日读,2015-174。
评分2019已读1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