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中国化”的话题是中国政界、教界和学界都非常关注、而且也颇有争议的论题。基督教与中国的关系从其历史发展沿革来看乃是两种文化体系相遇和对话的关系,当然也是两种强势文化彼此接触和对比的关系。《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作者吴飞通过民间考察的形式,对基督教在现代中国民间社会的历史与处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述。
吴飞,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麦芒上的圣言——一个华北天主教群体的生活与信仰》、《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等。
既然豆瓣上没人写,那就贴出来,以让更多人发现这本书。 这本书是作者的硕士毕业论文,根据作者写的前言,这本书最早是香港道风出版社的版本,在近两年又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再印,但是仍然保持了原貌,“不要给小孩脸上画胡子”。关于作者,前言中略有介绍,大概是个兴...
评分《麦芒上的圣言》分为上下篇。上篇通过分析教会世俗治理、宗教治理、教友群体等集体技术看到段庄人的宗教活动与伦理生活之间的距离。中国乡村自成社会体系,段庄的天主教与其说是信仰更可说是种生死观念,宗教仪式则是跟农村传统习俗结合一起成为一种变体,如教友的丧礼,不跪...
评分既然豆瓣上没人写,那就贴出来,以让更多人发现这本书。 这本书是作者的硕士毕业论文,根据作者写的前言,这本书最早是香港道风出版社的版本,在近两年又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再印,但是仍然保持了原貌,“不要给小孩脸上画胡子”。关于作者,前言中略有介绍,大概是个兴...
评分《麦芒上的圣言》分为上下篇。上篇通过分析教会世俗治理、宗教治理、教友群体等集体技术看到段庄人的宗教活动与伦理生活之间的距离。中国乡村自成社会体系,段庄的天主教与其说是信仰更可说是种生死观念,宗教仪式则是跟农村传统习俗结合一起成为一种变体,如教友的丧礼,不跪...
评分既然豆瓣上没人写,那就贴出来,以让更多人发现这本书。 这本书是作者的硕士毕业论文,根据作者写的前言,这本书最早是香港道风出版社的版本,在近两年又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再印,但是仍然保持了原貌,“不要给小孩脸上画胡子”。关于作者,前言中略有介绍,大概是个兴...
前几篇还有分析基督教和村庄的关系。后半本就有种凑字数的感觉= =结语写的略抽象。不过大概能明白作者为啥又去研究西方神学什么的了。不过这个作者真是起的一手好名字。
评分这书想读已逾五年,终于有机会,对正文印象并不深,倒是李猛的代序,真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读来甚是流畅。叙事记忆vs生活记忆,教徒身份vs日常生活
评分社会学擅长于将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归类并逐一约化并指认为某一种理论标签,当然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各种复杂身份的结合,无非是在不同场景中会有不同的呈现与言说。每次读这类书总会有一种莫名地幽默感萦绕心头,总会臆想如果每一个人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或者自己周边的人,乃至所生活的世界,到底会多一份理解,还是多一份不解,还是从内到外地成为或被认为是一个神经病?理论上讲,“信主的”可以在“主”的面前把造成苦难的责任者消解掉,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牢记“冤有头,债有主”。无论信还是不信,终究是会让“我”自外于责任的承担。
评分引以为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