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味集

藥味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
作者:周作人
出品人:新經典文化
頁數:142
译者:
出版時間:2012-2
價格:1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0211939
叢書系列:周作人自編集
圖書標籤:
  • 周作人
  • 散文
  • 隨筆
  • 周作人自編集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中國
  • 知堂
  • 中國文學
  • 中醫藥
  • 藥膳
  • 本草
  • 養生
  • 方劑
  • 草本
  • 傳統醫學
  • 藥理
  • 健康
  • 藥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周作人自編集:藥味集》精選周作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作品,據作者自己說,此集“內容‘敝帚自珍’,以為其中頗有可看之小文”,是他一生中最優秀的集子之一。周氏散文風格嚮被形容為“閑適”,在他看來這可分為“小閑適”與“大閑適”,後者即“唯其無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擾擾,隻以婉而趣的態度對付之”,又說,“閑適原來是憂鬱的東西”,其中欲說還休的情感成分,恰恰增加瞭文章的“苦味”。《藥味集》最能體現周氏文章這一特色。

著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遐壽,浙江紹興人。五四運動時期任北京大學教授。積極參與新文學運動,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曾參與發起文學研究會。寫有大量散文,也譯介很多外國文學作品。影響很大。抗日戰爭時期附逆,任僞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督辦等職。新中國成立後從事翻譯和寫作。主要作品有《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瓜豆集》、《中國新文學源流》、《藝術與生活》等。

圖書目錄

序 1
關於硃舜水 3
關於陶筠廠 9
關於楊大瓢 15
關於範愛農 22
玄同紀念 28
記蔡孑民先生的事 34
元元唱和集 39
四鳴蟬 43
老老恒言 49
話 55
春在堂雜文 59
禹跡寺 65
賣糖 71
撒豆 75
上墳船 80
緣日 85
蚊蟲藥 90
炒栗子 94
野草的俗名 98
談俳文 107
再談俳文 116
日本之再認識 13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野草有名矣,文章无价乎? ——读周作人《药味集》及其他 周作人1942年的《药味集》序中自云,「凡有所记述,必须为自己所深知确信者,才敢着笔,此立言诚慎的态度,自信亦为儒家所必有者也」,这实在是很明白也很令人放心的话了——亦即有这样一个认识:凡周作人之文,大概率...  

評分

野草有名矣,文章无价乎? ——读周作人《药味集》及其他 周作人1942年的《药味集》序中自云,「凡有所记述,必须为自己所深知确信者,才敢着笔,此立言诚慎的态度,自信亦为儒家所必有者也」,这实在是很明白也很令人放心的话了——亦即有这样一个认识:凡周作人之文,大概率...  

評分

以抄书为文,说是新体,实际是复笔记之古,《容斋随笔》一路,总归是文人的生活和雅趣。然而一成考据训诂,作文的又一心藏住主观的意思,便就不是散文;说什么“麦秀之思,黍离之感”(止庵序)、“唯其无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此所谓闲适亦即是...

評分

以抄书为文,说是新体,实际是复笔记之古,《容斋随笔》一路,总归是文人的生活和雅趣。然而一成考据训诂,作文的又一心藏住主观的意思,便就不是散文;说什么“麦秀之思,黍离之感”(止庵序)、“唯其无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此所谓闲适亦即是...

評分

野草有名矣,文章无价乎? ——读周作人《药味集》及其他 周作人1942年的《药味集》序中自云,「凡有所记述,必须为自己所深知确信者,才敢着笔,此立言诚慎的态度,自信亦为儒家所必有者也」,这实在是很明白也很令人放心的话了——亦即有这样一个认识:凡周作人之文,大概率...  

用戶評價

评分

“離瞭政事與理學,要知道一個人的性情,從有些微小的事情上去看,反能明瞭真相,也正是常有的事。”周作人這樣看硃舜水,我們看周作人恰好可以反過來,他寫那些“微小”的事情,例如寫野草、蟲草藥、俳文,政事和理學都是不在場的潛在對話者,亦即“說自己的話,不替政治或宗教去當差”。此外,1940年的幾篇文章很明顯可以看齣他在懷想舊日故鄉,可見現實之不如意,而他隻會念一個“躲”字訣。然而到瞭1941年底重談“日本之再認識”,則又迴歸政治與理學瞭。我有種感覺:周作人的對話對象其實是新文化運動諸人,隻是最後大傢都在被現實裹著走瞭,而他在民族情緒高漲的時代強調個人主義立場、文化立場,到30年代還抱持20世紀初年的思潮(國/民、東/西),其實是被章太炎的思想徹底框住而不自知,還一直在進行一場單方麵的、錯位的對話。

评分

"一說便俗。"

评分

“離瞭政事與理學,要知道一個人的性情,從有些微小的事情上去看,反能明瞭真相,也正是常有的事。”周作人這樣看硃舜水,我們看周作人恰好可以反過來,他寫那些“微小”的事情,例如寫野草、蟲草藥、俳文,政事和理學都是不在場的潛在對話者,亦即“說自己的話,不替政治或宗教去當差”。此外,1940年的幾篇文章很明顯可以看齣他在懷想舊日故鄉,可見現實之不如意,而他隻會念一個“躲”字訣。然而到瞭1941年底重談“日本之再認識”,則又迴歸政治與理學瞭。我有種感覺:周作人的對話對象其實是新文化運動諸人,隻是最後大傢都在被現實裹著走瞭,而他在民族情緒高漲的時代強調個人主義立場、文化立場,到30年代還抱持20世紀初年的思潮(國/民、東/西),其實是被章太炎的思想徹底框住而不自知,還一直在進行一場單方麵的、錯位的對話。

评分

"一說便俗。"

评分

第22冊,20170404夜22:21-22:33讀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