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心理学 马丁·布伯 宗教 马丁布伯 西方哲學 宗教哲學 思想
发表于2024-11-24
我与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我与你》是20世纪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主要代表作,该著作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
马丁•布伯从犹太思想出发,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基于此,马丁•布伯论述了人的两种关系,即“我与它”和“我与你”关系。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德国宗教哲学家、翻译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我与你》、《人与人之间》、《两种类型的信仰》、《善恶观念》等。
多年后再读依然体会深刻。篇幅不长,但是逻辑清晰,情感也恰到好处。第三部分结尾有些不够明确有力。是可以一读再读的好书。
评分本册子表达了布伯的关系哲学,不过我更在意的事布伯与犹太复国运动的死相关联。在我看来,布伯针对政治的犹太复国主义提出一种文化或精神的犹太复国主义,即要回归上犹太精神和传统。通过研究哈西德派,布伯重新解释了犹太传统,将宗教经验解释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超越种族、民族的经验。布伯一方面反对旧约的律法传统,另一方面也反对新约的“恩典”,他用一种"我-你“关系解释旧约中犹太人与上帝的关系。对犹太人而言,就是从"做犹太人"改换为"做犹太人"(to be human in a Jewish way变为to be Jewish in a humane way)。这就为一种宗教传统在新时代的复归奠定基础。可见,大哲学家所面对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现实的、具体的,纯粹哲学以政治哲学为依归!
评分马丁提出世界(自然,人,上帝)对人呈现为两重性,一种是我-你(我显现为人格),一种是我-它(展现为殊性,经验与利用的主体)。前者为关系世界,后者为可以被经验,利用的经验世界,也即物化的世界。前者是现时的,须领承与相遇,是活泼充盈的关系,不可被单纯分割为内在的我与外在的你。后者则是过去的,僵化的,既成的,是为我所用的它。虽然客观性语言至多仅能触及真实人生的边缘(p20),但同时,人无它不可生存(p34也即俗谛)。此两重性不可被搁置(哲学地化解),否则人亦不复为人(存在的命运)。马丁对关系与存在哲学的重视,在今天看来并非多么高深的见解,但也足以自省。马丁最终的归宿是基于关系的神学,上帝不在世界之外,也不在个体之中,而必须是我与你(上帝)的相遇,是现时的关系,是它之蛹不断化身为皈依的蝴蝶。
评分翻译流畅,丝毫不晦涩。马丁布伯这本太经典了。
评分终于出新版了。
人活着什么最重要? 我觉得一切的分量都很轻,但硬要从这些生命之轻中选一个出来,我想最有意义的是经验。以前我一直这么回答别人。 但根据布伯的观点,经验,产生的是“我-它”关系。于是我在想,我所谓的经验是指什么。 似乎说成是深层的体验更确切些。 手机上记下书里一...
评分这本书非常薄,意思也非常简单,但却翻译得极其晦涩。 布伯认为,关系分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人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有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人看待,他...
评分名副其实的好书。此书的德文版发表于1923年,主题却是今天学术圈中反复讨论的问题——关系。翻译得很好,语言简洁又充满了哲学味道,引来阵阵思考。第一次借到的是三联书店1986年的版本,黄黄的书页中印下了时光的记忆,读起来很有怀旧的感觉,等到看2002版的时候,就没有这么...
评分布伯的行文风格既有海德格尔式的艰辛晦涩,思想又有舍斯托夫之神韵。同时他认为尼采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忠实于实在。书中两次提到尼采,对尼采的评价似乎不低。 在“它”之世界,因果性君临一切。因果性在“它之”世界具有无限统摄力。------p70. 这句让我想起舍斯托夫所指2×2=...
评分■[法]E.勒维纳/文 黄启祥/译 他人不是作为客体或对象向我显现,这个说法,并不只意味着我不把另一人作为我支配的一个东西、一个“某物”,而且还主张,在我自身与他者们(the others)、我与某人之间建立的原初关系不能被不恰当地说成是占有、把握和受制于客体的认知...
我与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