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3版)》内容简介:中文版的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社会理论家苏国勋先生领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并参考德文原著,在比较三联版和台湾康乐、简惠美中文版的基础上,历时三年译出。译者们本身在这一领域有多年研究,他们根据国内和国际上关于韦伯研究的最新发展,澄清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韦伯一些概念的误读。
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以我的阅读经历,我并不以为自己的积累已经足够到能读懂这本书的程度了。对经典的阅读一直以来就是我的追求,尽管每一次经历都不是很容易。但是这种不容易,相比那些经典给人黄钟大吕般的震撼来说,还是值得付出并体验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还是选择了它作为我的阅读材...
评分我手头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三联1987年12月的版本,于晓和陈维纲等译,收录在由甘阳和刘小枫主持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创办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丛书里。我是在2003年读大学期间偶然在旧书摊中淘到,自然大喜过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甘阳...
评分【按语:重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惊讶于此书享有的盛誉:此书基本上并非通俗的宗教社会学,而是深奥偏僻的神学伦理学,从加尔文-清教等特定新教派系的预定论或等候圣灵的神学信条中直接推演出某些(此世的、符合资本主义的)伦理观念。照说,这种教派式的神学伦理不仅...
评分前两天刘瑜写了篇文章叫作资本主义新人,里面引用了韦伯对于新教伦理的论述,认为这本书“在本质上就是给被马克思臭了大街的‘资本主义’四个字正名”。我在豆瓣状态里指出她这个观点错了。有很多人发信来质问我哪里有错,我说你去看我在豆瓣上写的书评,他们看了以后仍然说觉...
评分1 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里主要讲的还是一个观念和精神气质问题。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何产生?韦伯从新教伦理影响的角度作了抽丝剥茧的剖析。 首先韦伯反对这样的观点——资本主义只是利益驱动的,资本家的发展充满了剥削和劳动人民的血汗。这样的...
年初的时候读过一遍,但是读的很糙,韦伯之精深,是需要慢慢消化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宗教观的形成。准备回头有时间了再读一遍。
评分对应《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卷前半部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据卡尔伯格2002年新版英译译出,再据德文复校。附卡尔伯格短序与长篇导读、《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总序、关键术语表。无页边码,导致书后索引无用。
评分拖拖拉拉终于读完了……西方社会宗教性真是太强了,中国人表示无法感同啊。韦伯的这些观点让我对西方有所改变印象了
评分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经典著作
评分几点收获:1.韦伯的论证套路不算复杂,先谈宗教归属再延伸到天职观念,之后自然导出预定论造成的信徒内心恐惧,集中阐释预定论和禁欲主义带来的获救动力以及同时伴随的负面影响。清教对于现世生活的设定很有意思,与民主的亲和性值得注意。2.在我看来,由禁欲主义导向资本主义精神的过程中,中产阶级、理性节制的生活组织和道德观念才是关键,这也是中国的发展至今所缺乏的东西。中国的“社会担纲者”,从前的地方士绅,本身在儒家指引下培养起来的世俗精神就是面向政治而非经济的,宋学中的“禁欲主义”部分,并未能与一种强烈的现世进取精神(在西方是服务于上帝的荣耀)结合起来,因此不具有发展成为现代性的可能。而邓氏发起的改革虽然激发了这种类似的现世进取精神,却缺乏新教伦理式的理性、节制、规约,因此只能算一种“劣质的资本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