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化與工業精神的衰落:1850—1980

英國文化與工業精神的衰落:1850—198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馬丁·威納
出品人:
頁數:278
译者:王章輝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285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英國史
  • 英國
  • 工業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社會學
  • 社會史
  • 英國文化
  • 工業精神
  • 曆史變遷
  • 19世紀
  • 20世紀
  • 社會衰落
  • 經濟變革
  • 科技發展
  • 殖民遺産
  • 文化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的I業國傢,但是英國中上階層人士從未對工業主義有過好感。本書引用小說、藝術、詩歌、政論、哲學、社會慣習等諸多方麵的文獻,生動地探討7英國文化對隻注重經濟增長的現代工業社會的抵觸和批判。從19世紀中葉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這一思潮深刻地影響瞭英國文化:包括文學、報紙、建築,以及社會、曆史、經濟思想。學術界過去一直將英國這種注重享樂不思進取(即重生活質量不重GDP)狀況稱為“英國病”,但是迴望過去,也許我們應該換種眼光來看。

著者簡介

馬丁•威納(Martin Wiener,1941— ),美國賴斯大學曆史係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英國文化史,代錶作《英國文化與工業精神的衰落:1850—1980》。

譯者簡介:

王章輝(1937—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英國史研究會會長。主編《工業社會的勃興——歐美五國工業革命比較研究》,著有《英國文化與現代化》、《篤學集》等,譯有(蘇)科斯明斯基主編的《十七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英)霍布斯鮑姆的《革命年代》、(美)肯尼迪的《大國的興衰》等。

吳必康(1954—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史研究員,中國英國史研究會副會長,著有《權力與知識:英美科技政策史》等。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
新版導讀
序言
第一篇 背景
第一章 英國現代文化兩麵觀
第一節 文化價值觀與經濟落後
第二節 進步及對進步的不滿
第三節 從來不是革命的革命
第二章 維多利亞朝的社會:適應與吸收
第一節 一個重新形成的上流集團
第二節 紳士的塑造
第二篇 一種世界觀
第三章 價值觀的一種逆反
第一節 工業價值觀的全盛時期
第二節 中産階級知識分子與鄉紳價值觀
第四章 “英國生活方式”嗎?
第一節 北方與南方
第二節 “它是一個古老的鄉村”
第三節 “我們的英格蘭是一座花園”
第四節 鄉村在沉睡中
第五節 建築:神話變成瞭現實
第六節 南方隱喻的持久力
第五章 錯誤之路嗎?
第一節 對工業化的重新評價
第二節 美國幽靈
第三節 經濟增長的陷阱
第三篇 嚮實際行動演化
第六章 形象與政治
第一節 保守黨:托利主義反對工業資本主義
第二節 教士:經濟增長與道德社會
第三節 勞工:快樂英格蘭的夢想
第七章 工業傢的紳士化
第一節 金融與工業
第二節 “工業是瘟神”
第三節 教育與工業的形象
第四節 工業傢,有抱負的紳士
第五節 一種紳士經濟
第四篇 工業主義與英國價值觀
第八章 總的看法與評價
第一節 對工業革命的文化馴服
第二節 後工業主義還是非工業主義
第三節 “現代化”是非英國的嗎?
附錄:英國的停滯:經濟解釋的局限性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有关英国公投脱欧影响的两极化评论占据各类媒体版面多时,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维度切入的分析视角亦屡见不鲜,却很少有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回溯和分析这种政治表象背后的文化因素,恰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般,只有坦然了解过往,才能为未来开创新的篇章。   从这一角度...  

評分

“像现在那样大规模地发展着的制造业制度的直接国内作用在于,它制造的的财富成比例的造成物质和道义上的灾祸。” ——罗伯特·骚赛(Robert Southey,作家, 诗人 “你们中产阶级认为,当他的信件每天在伊斯林顿和坎伯韦尔之间往返传递十二次,而且如果是靠火车在此两地传递,...

評分

有关英国公投脱欧影响的两极化评论占据各类媒体版面多时,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维度切入的分析视角亦屡见不鲜,却很少有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回溯和分析这种政治表象背后的文化因素,恰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般,只有坦然了解过往,才能为未来开创新的篇章。   从这一角度...  

評分

有关英国公投脱欧影响的两极化评论占据各类媒体版面多时,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维度切入的分析视角亦屡见不鲜,却很少有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回溯和分析这种政治表象背后的文化因素,恰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般,只有坦然了解过往,才能为未来开创新的篇章。   从这一角度...  

評分

有关英国公投脱欧影响的两极化评论占据各类媒体版面多时,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维度切入的分析视角亦屡见不鲜,却很少有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回溯和分析这种政治表象背后的文化因素,恰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般,只有坦然了解过往,才能为未来开创新的篇章。   从这一角度...  

用戶評價

评分

三星半,文官誤國的一種曆史讀法。角度不錯,結論下的太重,文化分析還是韋伯強。

评分

他山之石。英國傳統文化中的保守主義和鄉紳情節, 作為世界工廠的過往, 以及上層集團所保有的穩定態度和文官體製, 在我們身上都能找到映射。傳統和發展的衝突, 永遠是要直麵的問題。 就如同每個城市裏的人, 必須要麵對內心的寜靜和外界的財富的雙重召喚。“國傢也象人一樣很大程度上生活在想象中”

评分

宗教(或文化,或意識形態)影響經濟的又一著述。在作者看來,工業革命並沒有消滅舊貴族,而是,舊貴族在緩慢退齣政治舞颱的同時,成功地將其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新興的資本傢身上。工業革命的實際成果,反倒是對工業革命的“馴化”,社會精英追求的並非效率、利潤和創新,而是紳士階層的體麵、秩序和穩定。鄉村和傳統成為這一價值觀的象徵,且最終與“英國民族性”掛鈎。而這正是英國在20世紀經濟持續衰落的原因。作者寫此書的目的在於說明英國經濟如何受纍於“想象的共同體”,但另一方麵,我卻欽羨這一“共同體”對工業革命積極的批判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減緩瞭經濟與社會之間的劇烈衝突。

评分

他山之石。英國傳統文化中的保守主義和鄉紳情節, 作為世界工廠的過往, 以及上層集團所保有的穩定態度和文官體製, 在我們身上都能找到映射。傳統和發展的衝突, 永遠是要直麵的問題。 就如同每個城市裏的人, 必須要麵對內心的寜靜和外界的財富的雙重召喚。“國傢也象人一樣很大程度上生活在想象中”

评分

作者說瞭,英國也是黃土文明。缺憾是沒有橫嚮比較,原本經濟落後、農業為主的法國、意大利如何後來居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