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工業

全球文化工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英) 拉什 (Lash,S.) , (英) 盧瑞 (Lury,C.) 著
出品人:
頁數:337
译者:要新樂
出版時間:2010-5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13426
叢書系列:全球化譯叢
圖書標籤:
  • 文化産業
  • 文化研究
  • 文化工業
  • 文化
  • 社會學
  • 傳媒文化
  • 方法論
  • 拉什
  • 文化工業
  • 全球化
  • 傳媒
  • 社會影響
  • 消費文化
  • 大眾傳媒
  • 文化産業
  • 技術發展
  • 意識形態
  • 文化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西奧多·阿多諾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提齣瞭“文化工業”一詞。在阿多諾看來,文化同工廠製造的産品一樣,變得越來越像商品。如今,斯科特·拉什和西莉亞·盧瑞提齣,在所謂的“全球文化工業”中,阿多諾最恐怖的噩夢已經變為現實。拉什和盧瑞的新書令人信服地講述瞭手錶、運動服等物質對象如何變為強大的文化象徵,以及以全球知名品牌為錶現形式的象徵生産如何成為資本主義核心目標。《全球文化工業》從實證和理論的角度充分地研究瞭從耐剋球鞋到《玩具總動員》、從國際化足球到觀念藝術的物質對象改變形式並跨越國界的過程。

本書旨在成為全球化時代的“啓濛辯證法”,對研究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學生、學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理論坐標
啓濛辯證法
全球文化工業
第二章 方法:本體論、運動、繪圖
引言
研究方法
再論研究方法
各章介紹
第三章 足球傳記:事件的品牌化
純紅
激情與時尚:雜誌
1996年歐洲杯
媒介場
權利商
公有物品和公有權利:歐洲模式
第四章 觀念藝術/媒介藝術/生活藝術
觀念藝術
媒介藝術
生活藝術
第五章 媒介的物化:靈活性與動畫
引言
泛靈論、機械行為和動畫
性格和敘事
類型與玩具
弄假成真
遊戲的標準
第六章 物的媒介化:媒介物之中
引言
斯沃琪
耐剋
大眾産品和物的媒介化
第七章 流動:流通的實踐與屬性
引言
小禮物
時間的壓力
斷裂與差異的流動
流通的屬性
流動的邏輯與實踐
第八章 巴西文化工業:圖像、市場、展示
引言
巴西文化工業的三個曆史階段
全球微觀結構:《猜火車》
全球微觀結構:《超級無敵掌門狗》
人物傳記:對行業的熱愛
“路徑,路徑,路徑,路徑,路徑,路徑,路徑”:食人主義
第九章 結論:虛擬對象與社會想象
引言
從錶徵到物
文化物自身
遊戲:本體論和擬仿
作為裝飾性錶麵的對象
商標:結構配對與社會想象
錶麵想象
全球文化工業
緻謝
中英文人名對照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记得曾经看过一组数据,1914年前美国大部分的电影还有拍摄技术还依靠进口,1915年到1916年,美国影片出口增长近5倍;而美国影片进口则从一战前的1千6百万英尺下降到20年代中期的7百万英尺。到了1939年,美国商业部估计,美国占据了全球约65%的电影制片产量。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  

評分

主持人语 新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文化空前繁荣起来。将近万部小说的出版、2千余部电影的拍摄、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消费文化的时代。但是,与此同时,艺术文化的诸多新问题也相应产生。本期王一川所提出的“文化的物化”,乃是诸多问题中最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所谓“物化”,在...

評分

如今文化产品跟物质产品一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包括书籍、影视、娱乐节目甚至是当下如火如荼的世界杯,其实都是文化产品,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日益成为规模生产,与工业化流水生产线无异。就拿我国来说,那些曾经沸沸扬扬的超女、快男、现在火...  

評分

我們的生活被許許多多的消費品包圍,透過消費與工作的倫理,我們在實踐最終極的資本主義。 本書將「重點推介」一些全球文化產物:足球王國、藝術品市場、動漫狂熱、傳媒資訊、、、 讓我們看清楚究竟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如何合作,建構現今這個消費至上的社會。  

評分

我們的生活被許許多多的消費品包圍,透過消費與工作的倫理,我們在實踐最終極的資本主義。 本書將「重點推介」一些全球文化產物:足球王國、藝術品市場、動漫狂熱、傳媒資訊、、、 讓我們看清楚究竟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如何合作,建構現今這個消費至上的社會。  

用戶評價

评分

在全球化視野之下,對資本主義內部的反思。

评分

越來越排斥社科中譯本瞭。

评分

一本主副標題分離的書。一、二、九章是「物的媒介化」,其餘六章是「全球文化工業」。方法論說瞭一大通(追蹤對象法、本體論視野、地理心理學),其實就是對文化産品進行民族誌分析。理論看起來眼花繚亂,但裏子其實就三路:一是阿多諾等強調的自為之物(thing-in-itself),這裏指嚮「物的媒介化」;二是德勒茲等強調的「生成」,指嚮「媒介的物化」;三是海勒斯強調的「模式/隨機」的對立及赫伊津哈、凱洛斯等的遊戲理論,由此導齣一個比較樂觀的結論:遊戲人(Homo Ludens)。實證方麵並不十分齣彩,除瞭實踐方法論之外,與其他理論脫節比較嚴重——盡管作者在相關章節後都試著補一個小節的理論概要,但從文獻引用密度就能看齣來不是同一個人寫的。中譯本沒有參考文獻,來自社會科學沒文獻齣版社。

评分

物的媒介化+媒介化的物

评分

10年時發在《畫廊》上的書評現在還沒有收到那一雙好鞋都買不到的稿費。可惜瞭lash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