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尼采,19 世纪后期最伟大的哲学家,独自一人在欧洲文化中游荡。他与传统辩驳,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1889 年,尼采在都灵的街头,看到了一匹被马夫虐待的马。在那个瞬间,他心生悲悯,抱住了马的脖子。这件事导致他精神分裂,失去了理智。
在本书中,尼采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他对哲学家的品格、哲学的使命、哲学与人生及时代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看法。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成为你自己”的责任,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 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著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译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博士。著有《各自的朝圣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有《悲剧的诞生》等。
这本书的标题是“教育家叔本华”,我以为是写叔本华是怎么影响他的;读了才发现尼采完全把叔本华给神化了,就好像叔本华是完美的人,是超人,是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然后他让我们去成为“叔本华式的人”,让这个社会产生“叔本华式的人”。 书中尼采批评文化,批评学者...
评分那一年,尼采21岁,在他一生的黄金时代。 正读大二的他,在莱比锡一家旧书店发现了一部著作。“有的书你一旦读了第一页,就能确知自己会读完整本。” 尼采立即买下,拿回去一读,如同中了蛊一样,连续许多天陷入神经质的亢奋,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书的作者是叔本华,便是...
评分原来看到王小波一句话“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对此,我很惭愧。培根也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这本书的确是需要读的,是需要咀嚼消化的。这本书2017年1月第一次读完,书后备注”没看明白”,去年底又拿出来看,备注“excellent, e...
评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人生导师,尼采找到了叔本华,其他人呢? 责编的又一本好书,隆重推介喽~ 仔细想了想自己的人生导师,小学的时候貌似是郑渊洁,初中应该是金庸,高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列子和金刚经,自此心识大开,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后精修,渐入无书胜有...
评分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我们生来就是独特的。我们之所以不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唯有两个原因:懦弱和懒惰。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过得畏畏缩缩的,我们害怕邻人,害怕他们维护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可能在几百公里外就不同。对一个哲学家来说,坚持真理,从真理而获得自由,这需...
尼采继续用他的哲学伤害着某些人,他不是为他的时代写的,他是奉献给全人类的。和老师沟通过,韦伯的理性牢笼某些程度上就源自于尼采所提出的群盲,大学教育中,学者们也困在里面成为文明的附庸,天性冷漠,资质平庸,没有创造性,追逐名利没有纯净的心性,随着文明“前进而前进”,一方面是师生间相互利用,另一方面是提防同行。决不能容忍“人们在涉及他本人的事情上欺骗他”,他一定要活得明白,追问“我为何而活着”这样的根本问题,虽则这便意味着活得痛苦,环顾周围别人都不这么折磨自己,人们作为角色活着而不是为自己活着,因为懒惰,贪图安逸,怕承担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
评分隐约看到鲁迅先生的影子
评分为什么周国平译的尼采跟他的鸡汤文一个味道…读完序之后其实也没太大必要去读原文了
评分022 书里的批评放在尼采以后的任何一个时代都贴切。都是尼采是个人层面上的强者,他的理念适合自修,不一定适合社会的调节。为什么要强调自然生人有意义呢
评分这本书不是讲叔本华的,而是通过叔本华讲自己的。这里面,尼采成了一个斗士,言辞之激烈逻辑之冷静堪比鲁迅..“但不建议不懂叔本华生平的人阅读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