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9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林则徐为了彰现自己的节气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苟立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佳句只不过也是往脸上贴金的幌子。 正史里以道德标准简单判断忠奸的人们, 其实没有严格的好人坏人区分。所谓坏人只是局限于自身视野和信息闭塞,在错误的时间作出了错误...
评分学校的近代史课的作业是读书报告,写完了顺便发豆瓣上……希望老师如果查到这篇不要当我是抄袭,看一下时间…… 因为是作业的读书报告,可能比较文段比较生硬,但是毕竟是花费了时间来读和写的,还是希望也和大家分享交流吧。 ———————————————————————...
评分蒋廷黻先生这本十万字的小册子成书于1938年。蒋先生“在清华教学的时候,原想费十年功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计划实现的可能似乎一天少一天”,彼时他“已辞去驻苏大使的任务,还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的职掌,在汉口有几个月的安逸”,“身边图书虽少,但是……把对近代史...
评分蒋廷黻先生这本十万字的小册子成书于1938年。蒋先生“在清华教学的时候,原想费十年功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计划实现的可能似乎一天少一天”,彼时他“已辞去驻苏大使的任务,还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的职掌,在汉口有几个月的安逸”,“身边图书虽少,但是……把对近代史...
评分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林则徐为了彰现自己的节气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苟立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佳句只不过也是往脸上贴金的幌子。 正史里以道德标准简单判断忠奸的人们, 其实没有严格的好人坏人区分。所谓坏人只是局限于自身视野和信息闭塞,在错误的时间作出了错误...
无填空版
评分對於了解中國近代史的人來說,本書中的觀點在今天看來已不新鮮,但令人驚嘆的是蔣先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有這等見識。
评分而终不学,遂可雪其耻乎?
评分林则徐是幸运的,主战却各种阴差阳错没有与英军交战,如蒋廷黻所说,如果林直接与英军对战,历史评价未必能比叶名琛好多少,历史人物的命运也是颇为奇妙。书中说林的幸运是中国的不幸,因为守旧的清议文人套用历史故事的逻辑,认为鸦片战争战败是因为中了反间计,未起用林则徐,看不到中西之间的差距,中国白白浪费二十年光阴。我倒觉得即使林全力备战并且战败也未必能使时人清醒。日本开国之初也是懵懂无知,高喊攘夷,后能迅速更张,其中的差异或是中国有专制传统和天朝包袱。 李鸿章确实软弱,什么事都妥协。或许他也是身处酱缸不得不优先自保,他无力代表中国。东征日本未必不可行,如果说这不切实际,那日本挑战中俄在事前看来更加不切实际。 北伐成功后三年,东北沦陷,是生聚教训还是抗战,这是个问题。 蒋廷黻对各种反对派看来也不太有好感。
评分中国近代史看上去最沉痛,儿时学着最觉得郁闷。今日却觉得非常值得思考,因为这是中华几千年之变局,国人先沉沦后最终在黑暗中寻得一条出路。一百年的时间,无数转折最终再崛起。能做到这事,还有什么客服不了的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