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预衡,教授。直隶(今河北)玉田人。1920年11月生,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1947年又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建国后,历任辅仁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擅于古代散文的研究。与刘盼遂共同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著有《古代文学探讨集》、《中国散文史》、《历代散文丛谈》等。《中国散文史》(上册)曾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1年);《中国散文史》(上、中、下)曾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2001年),又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1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特等奖(2000年)。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3》为国家教委七五规划所定高校文科教材。本着鲁迅先生写文学史应“长编入手”及顾炎武提倡撰史应“采铜干山”精神,对文革前出的几种旧教材大破大立,扬弃了旧教材中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章节,注意从史的角度立论,通过总结作家作品在文学史发展长河中新的成就与新的特点,探求文学发展长河中新的成就与新的特点,探求文学发展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不仅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填补了旧教材的一些空白点和薄弱环节,而且在编写体例上亦有大的突破,同时还提供了较丰富的最新研究信息,是古典文学爱好者、古文学史研究者及高等院校文科师生的重要参考书和必读书。
看 过好几套文学史,包括高等教育的和人民文学的,这套书我认为是写的最有文采的教材 也许是郭先生是师范大学出身,把学生当回子事,教材写的很是漂亮,连同那套中国散文史,都是很高质量的书,反正我得益良多。 我很记得写到宋词的姜夔,作者用力最多,相比起...
评分 评分 评分看 过好几套文学史,包括高等教育的和人民文学的,这套书我认为是写的最有文采的教材 也许是郭先生是师范大学出身,把学生当回子事,教材写的很是漂亮,连同那套中国散文史,都是很高质量的书,反正我得益良多。 我很记得写到宋词的姜夔,作者用力最多,相比起...
评分看 过好几套文学史,包括高等教育的和人民文学的,这套书我认为是写的最有文采的教材 也许是郭先生是师范大学出身,把学生当回子事,教材写的很是漂亮,连同那套中国散文史,都是很高质量的书,反正我得益良多。 我很记得写到宋词的姜夔,作者用力最多,相比起...
教材。
评分论述比较多,举例的诗词太少了,而且多数不示以全貌,还有的例诗举得不是很恰当,对诗的点评也不是很到位,甚至可以说是很差了。不过,论述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姜夔、吴文英等作家时有可可取之处。
评分四本都读过,内容讲述算细致,就是观念有些不够新,毕竟编写已早
评分2011.08-2011.10
评分大学必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