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文科教材。本册含第七编“明代文学”和第八编“清代文学”。
郭预衡,教授。直隶(今河北)玉田人。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获辅仁大学史学硕士学位。建国后,历任辅仁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擅于古代散文的研究。与刘盼遂共同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著有《古代文学探讨集》、《中国散文史》、《历代散文丛谈》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果真一个作家一个风格,这一册作者对作品的版本和文中历史上的主流人物在二十五史中的出现均做了简略的介绍,是该查一查这本书作者的研究方向
评分2012年寒假重读。
评分终于读完四册了,呼,难啊。可是还是很模糊,头绪繁多
评分2011.08-2011.10
评分感谢期末复习给我一个翻开文学史的机会…但没有完全为考试而阅读,还是完整看完了。有几点感受: 1.以时间为轴的纵向考察,详略侧重明显 2.对重要作品都有其版本的介绍(抄本、刊本、底本、校本等)这点我觉得是很棒的,虽然我们可能看不到这些珍藏本但是要知道有 3.时代背景+人物生平+作品介绍。这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吗?我们能不能跳出这样的束缚去开辟另一种教学模式呢?(难道讲诗歌之前一定非得讲时代文学背景吗?可不可以考虑以穿插的方式讲呢?)#一八读#03✔ ps:只有大一大二认真上了古代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