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的小书
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嘛。
在这本充满哲思的小书中,佩里慷慨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得出的一套战“拖”心法。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不少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
拖拖拉拉不是罪。最重要的是,佩里希望拖延者们能够不再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而是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毕竟,沮丧和罪恶感只会加重我们拖延的欲望。
多年来,佩里一直有心要为《结构化拖延法》添加内容,不料积习难改。如今,沿着这篇短文的思路,同时拖着作业不改,论文不看,佩里终于为自己正了名——他确实写完了这本书,在首次提出该理论仅仅15年之后。
佩里先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已出版、发表了100余部哲学作品的他为当代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至于这些“满是真知灼见的文章”(佩里自语)被其他作者收集整理,出版成册。
然而,所有这些“深刻而睿智”的作品都不如本书中的第一篇短文《结构化拖延法》来得人气爆棚。自发表以来,这篇短文在15年间一直受到拖延者的热捧,并于2011年帮助佩里一举夺得了“初看引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诺贝尔文学奖。
除了写作,授课,有事没事拖一拖,在博客上开心地售卖“结构化拖延”的T恤之外,佩里还用他迷人的嗓音主持着一档颇受欢迎的广播节目——《哲学清谈》。
马克·吐温说:“后天能做的事,就别赶着明天做了。”拖沓并没有阻碍他成为短篇小说之父,同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当代哲学家约翰·佩里在思考、写作、授课的同时,还主持着一档粉丝无数的广播节目《哲学清谈》。 作为一个资深拖延者的他,把其拖延秘诀的口号做成...
评分 评分读完了《拖拉一点也无妨》,我立刻把欠泽阳的活快要干完了(还差1%,明天交货),因为看了书就得用吧?其实这本书说的还是列清单法,但和我以前所列的清单有所不同,把“不要做啥啥啥”也列进去,这样的提醒还是有效的。书的内容不算太多(我读的电子版),读起来没有压力,战...
好短,两口气就读完了(读到第十章哲学问题睡着一次)。内容概括如下:拖延者别幻想变成行动派啦,不如多给自己订任务,然后靠逃避更麻烦的任务来完成比较麻烦的任务,这样你也干了很多事。至于清单顶上那些从长计议的超级麻烦,别太计较,也许地球明天就完蛋了,太阳要爆炸啦。
评分好短,两口气就读完了(读到第十章哲学问题睡着一次)。内容概括如下:拖延者别幻想变成行动派啦,不如多给自己订任务,然后靠逃避更麻烦的任务来完成比较麻烦的任务,这样你也干了很多事。至于清单顶上那些从长计议的超级麻烦,别太计较,也许地球明天就完蛋了,太阳要爆炸啦。
评分太喜欢这个萌作者啦啦啦啦啦!现在就工作去!
评分题目没错,还真不是治拖延症,而是让你对拖延症心理感觉良好。。也就是几篇小短文,用不了一个小时,权当是为了拖延干别的事儿吧~看斯坦福哲学教授卖萌还是挺有意思的,要是豆瓣红人写的肯定被骂惨了。
评分结构化拖延的解决方法心理暗示的强度很大——人心毕竟不是机器,最顶端的那个任务完不成,后面完成了一堆task,心里满足感依然为0有什么用?因为只有头一件是你最想做却总拖延着的事。比如我最讨厌给销售打电话,哪怕2分钟也讨厌,这样的拖延不知如何解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