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奇迹

民主的奇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315
译者:郑明萱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3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11243
丛书系列:眼界文丛
图书标签:
  • 民主
  • 美国
  • 历史
  • 宪法
  • 政治
  • 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
  • 美国宪法
  • 宪政。新经典。外国文学
  • 民主
  • 政治
  • 制度
  • 历史
  • 社会
  • 自由
  • 权利
  • 发展
  • 治理
  • 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奇迹,源自最大限度的激辩与妥协。

★美国大中学生必读书 内地首次授权出版

★专家资中筠、贺卫方、刘苏里、刘瑜一致推荐

1787年夏,美国费城。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开的联邦大会,结果演变成要制定一部闻所未闻的宪法。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三岁,来自十二个立 场各异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有人出言威胁,有人离场抗议,连主席华盛顿都写道:“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 而正是在几近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这部宪法,孕育了当今世上最富强的国家。

这奇迹如何诞生?本书带你直击联邦制宪会议上唇枪舌剑的激斗,看美国先贤如何“吵出”开启两百多年国运的不朽文献!

◎ 许多历史学家花费笔墨描写这个特殊的“奇迹”,但没有人能写得比这位美国一流的传记作家更生动。——《科克斯书评》

◎所有讲述联邦制宪会议的著作中可读性最强的一部。——《图书周刊》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已为世人所熟知,而宪法诞生的艰难曲折过程鲜为人知。这一过程的深远意义可能超过宪法本身。200多年前,一群特殊的人物在费城完成了一件当时看来几乎不可完成之事。本书以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那历史场景、个性各异的人物和尖锐对立的政见。最后居然“求同存异”于一部宪法中,书名“奇迹”决非夸大。专业学者和一般读者都可从轻松的阅读中获益良多。——资中筠(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 225年前,被富兰克林称为“一次实验”的那场历经127天的美国制宪会议,犹如宇宙洪荒,开天辟地。本质上,它是人类进入民族-国家时代一次空前的建国行动。事实上,导致它失败的因素,远远大于成功——南北邦之争、大小邦之争,农工邦之争,以及随时展开的新(西部)老(东部)邦之争……即使围绕《弗吉尼亚方案》展开的辩论,任何一项主要条款,都会使会议毁于一旦,但它最后成功了。其成功要件,是规则、隐忍和妥协。本书力求回到制宪会议现场,还原会议时代背景,论人论事,无不活灵活现。比麦迪逊《辩论》引人入胜的,是作品补充了宪法草案批准过程中,同样充满博弈的精彩故事。它予后世建国的启示,有甚于其后果的辉煌。——刘苏里(学者型书人、万圣书园经营者、中国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作者简介

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美国著名传记女作家,代表作有: 《狮子与王冠》(获195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富兰克林传记《美国最危险的人》、《约翰•亚当斯与美国革命》、《弗兰西斯•培根》等。

目录信息

作者序
联邦大会十三州出席代表名单
第一部分 制宪会议
第一章 大会会场;源起
第二章 会议代表与州议会厅;华盛顿与麦迪逊
第三章 会议现场;伦道夫提出《弗吉尼亚方案》
第四章 联邦制对国家制;“一国两尊”;费城掠影
第五章 最高行政长官;费城的威尔逊、特拉华的迪金森、富兰克林博士说出心中事;6
月1日至6日
第六章 “生命、自由和财产”;一般人民;国会议员选举方式;6月6日至7日
第七章 国会否决权;比例代表制;代表们去信家园
第八章 美利坚分成两派;“舍曼妥协案”;全体委员会提出报告;6月11日至13日
第九章 《新泽西方案》;汉密尔顿发表看法;6月15日至19日
第十章 大辩论;6月19日至28日
第十一章 紧张气氛升高;欧洲与美利坚
第十二章 美利坚之旅——各州实地风貌
第十三章 美利坚之旅——续篇;人民
第十四章 西部地区;土地公司和《西北地域法令》;卡特勒
第十五章 “大妥协”;为美国立王;休会十天;华盛顿将军钓鱼去
第十六章 细则委员会;奴隶问题的妥协
第十七章 国会中的外国人;“十平方英里地”
第十八章 效忠宣誓;自然神论与宗教宽容;常备军;何谓叛逆罪
第十九章 谁来批准核可?人民还是各州?
第二十章 宪法起草;文本委员会上场;9月8日至12日
第二十一章 “权利法案”遭否决
第二十二章 宪法终于签署;异议分子
第二部分 批准之战
第二十三章 宪法面对全国
第二十四章 马萨诸塞;人民开口说话
第二十五章 弗吉尼亚与纽约;联邦大游行
作者小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准确的说,这本书与民主无关。真正关的,是宪法的制定,美国宪法的制定。 出版者/译者所以想出了这个名字,也许无意,也许故意。 但至少,想说一件事情:谁在保护美国的民主。 毋庸置疑,是美国宪法。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间,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要...  

评分

这本书的副标题(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比书名更加吸引我,还有那黑底黄字的封面,给人一种历史的厚实感。 比起制宪会议的详细记录,这本书只能是粗略的呈现了当时会议的梗概,但是依然彰显了美国圣哲先贤们在制定宪法的前后所展示的智慧及远见卓识,他们的伟大不在于宪法本身...  

评分

我有一个梦想。你有一个梦想。他有一个梦想。 我们的梦想撞击在一起,冲突、妥协、互制、共赢。这就是人类的希望。 这两行字不够发表,但的确已经足够达意了。你还能说什么呢?这是一座现成的桥,你非要下河去摸,那只能说明你有不过河的故意。  

评分

文 严杰夫 与古希腊的同名名词不同,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共和国”诞生的历史并不长。18世纪90年代,美国三位建国先贤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以及詹姆斯·麦迪逊,为宣传刚刚起草完毕的宪法草案,他们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后来组成了著名...  

评分

《民主的奇迹》,是美国著名传记女作家凯瑟琳•鲍恩写于的一部纪实性文本。记述的是1787年在美国费城的联邦制宪会议的全过程。 美国,是我们出生于1970‘s年代及以后的每一个中国人从小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我们的少年青年时代,听到美国,往往是和霸权、垂死的帝国...  

用户评价

评分

回过头去看当时的激辩与最终的妥协,实在很感叹。忍不了想吐槽下译者:前半部分夹着一堆之乎者也,句子也特别处理的半文半白的,简直别扭死了。举个栗子:富兰克林的轿子被称为一宗妙物靠在西厢首……

评分

很好看

评分

很好看

评分

有点意思,可看可不看,之前放公司当厕所读物看完了- -

评分

中文书名是对制宪会议的亵渎!翻译总体非常好。作者在叙述中掺杂了不少“剧透”性质的评论,不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