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政治学 郑永年 中国研究 中国政治 政治 中国 联邦制 海外中国研究
发表于2025-02-22
中国的"行为联邦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是从行为方式的视角对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进行概念化的首次尝试。尽管中国并没有一种联邦形式的政府体制,但作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日益遵循联邦制的原则在运作。联邦制作为中国的一种运行机制被置于研究之中。作者将中国现存的政治体制定义为“行为联邦制”,并在书中对它的起源和动力做出详细的分析。这一体制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驱动——政府间的放权化和全球化。当1980年代实施的经济放权导致“行为联邦制”的形成时,9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并越来越施加影响,使之表现出制度化的趋势。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和领域包括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地区安全;中国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一本在框架上有洞见并且有料的书目
评分90年代末期郑永年的博士论文,07年英文吧出版,13年中文版在大陆出版。因为写作年代的“限制”,作者重点探索78年之后大约2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央--地方关系,总体呈现放权与极权循环更替的现象,但是每一次的“循环”形式内涵却大为不同。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调节虽说有三种方式,互惠还是最占据主导地位的,其功能更像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对于中国几个区域的个案分析,总体感觉所举的苏浙粤三个东部经济强省,更有与中央的谈判实力,地方主义滋生明显,更像“行为联邦制”,基本单位是一个省;中西部不发达省份运用省际联盟形式的联邦制,那么中西部的区域格局是否会更像施坚雅的八大区域和建国初期的几大”局“。另外十多年的时间又过去了,”行为联邦制“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评分从放权到选择性再集权,以及可能的选择性制度化,都是以现实为导向的。郑永年很敏锐地观察到中国式改革的内在逻辑,并且运用一个极有解释力的理论工具对其加以阐释。但同时,对于中国的未来,郑似乎又只能以西方的逻辑认为中国应从行为联邦制向某一种联邦制(constitutional federalism)转型,而似乎忘记了作为单一制国家相对制度化的行为联邦制(de facto federalism),在核心逻辑上对制度化的排斥。
评分描述很精彩,理论概括和政策建议另论。废藩置县是正道。
评分一本在框架上有洞见并且有料的书目
这本书的英文版就是De Facto Federalism in China: Reforms and Dynamics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是郑永年教授的英文著作,2007年首次由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出版。多年以来,国内读者熟悉的是郑永年的专栏文章,对其英语作品鲜有了解。现在这本早期代表作终于被翻译成...
评分 评分做为郑永年的粉丝,一直只能看到他的访谈和专栏文章。他的代表性专著可惜都是英文写成,导师推荐这本书是中央关系的必读书目,可惜厚厚的一本读起来十分苦手。没想到现在终于有了中文本,写论文的筒子有福了。 难道写了这么长的评论也算短吗?
评分做为郑永年的粉丝,一直只能看到他的访谈和专栏文章。他的代表性专著可惜都是英文写成,导师推荐这本书是中央关系的必读书目,可惜厚厚的一本读起来十分苦手。没想到现在终于有了中文本,写论文的筒子有福了。 难道写了这么长的评论也算短吗?
评分中国的"行为联邦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