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是人类无法掌控的一种理想,还是能够指导人们做出决策、提升人们生活水准?在这本内容丰富的作品中,阿马蒂亚·森教授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主流理论的正义论。书中探索了欧洲启蒙运动滋生出来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霍布斯等人的社会契约理论,主张在一个限定的社会环境里,诸如在一个主权国家境内建立理想社会。第二种是亚当·斯密、孔多赛侯爵、玛丽·斯通克拉夫特等人的主张。这些人竭尽全力消除社会里各种看得到、摸得着的不正义现象。作者赞成第二种模式。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公共理性能够减少社会中的不公正。现代的正义原则必须避免狭隘化,从而解决全球普遍存在的不公正问题。这本出色的著作展示了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远见卓识。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留印度国籍。1953年森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与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问题。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测量问题上,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
只有聪明人才能成为好人 ——读《正义的理念》 载晶报http://jb.sznews.com/html/2012-09/09/content_2195778.htm (发表时有删改) 1917年,当年轻的维特根斯坦写信给保罗•恩格尔曼(Paul Engelmann)说他希望自己能更好(better)和更聪明(smarter),并认为这两者本就...
评分哈佛大学的教授约翰•罗尔斯于1971年推出了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正义论》。这本书一问世,就在西方学界引起了轰动。很多学人把这本书奉为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也成为后来研究正义理论的学者绕不开的著作和话题。阿马蒂亚•森教授的这本《正义的理念...
评分公平与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从来都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为此人们始终在不懈努力,从奴隶社会,而封建,而现代,社会形态的每一次演进,都是向着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跨越,直到现在我们还仍然为此孜孜以求。但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它有没有一个终极的尺度、绝...
评分我看书总是爱先打量一下书本的厚度,往往是越厚越喜欢。这本书就挺厚的,足有三百九十一页,三十七万字,二十七点五个印张,份量真的很足。看着这么厚实的一本,我真是打心眼里喜欢。喜欢就开始读呗,不过这一读,问题就出来了。 当然了,这不是作者的问题,也不是译者的问题,...
评分其实当森的论文中没有出现一个数学符号,没有一个公式推导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能更让人读懂,但是我错了,个人和社会偏好当没有用公式排序来表示的时候,原来更难把握。由于能力和知识的有限,我只能接触到此书的皮毛,不能完全搞明白一些逻辑关系。 森用东方人特有的智慧解...
对这类书总是不寒而敬
评分给《作为公平的正义》的更新和补丁。
评分既然就完美的正义达不成一致,那么就着眼于明显的非正义。理论,总要去实践。
评分非常好看,虽然读得很慢,但给你思辨的强烈乐趣,同时颠覆很多过去根深蒂固的想法,这本书深深影响了我~森的文风,旁征博引,包容理性,思维缜密,看他的行文布局都是种享受。最可敬的是森对待不同甚至是相反观点时的态度,宛如位谦和君子包容理性。看完本书马上借了《身份与暴力》,这是自罗素后,另一个让我为之崇敬+着迷的思想家。
评分201904,书全都打乱了,好书,好像在对话正义论,罗尔斯,最后还是认为行动最重要,非常粗糙的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