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耕望先生是當代史學名傢,治學一絲不苟,規模宏大且考證精密,被譽為“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模”。本書匯集瞭嚴耕望先生的三本小書《治史經驗談》、《治史答問》和《錢穆賓四先生與我》,係著者總結數十年從師問學的曆程與研治國史的實際經驗,現身說法,指示後人以治史門徑。著者不矜其能,不放言高論,舉凡曆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體規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論文體式、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論文撰寫及改訂,以及努力途徑與生活修養等諸多問題,皆以質樸流暢的語言娓娓道來,原原本本,條分縷析,誠摯親切,務求實用,可謂金針度人,功在學林。
嚴耕望(1916-1996),號歸田,安徽桐城人,著名曆史學傢。194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曾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中國文化研究所、新亞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秦漢—唐)政治製度及曆史地理,著有《中國地方行政製度史》、《唐僕尚丞郎錶》、《唐史研究從稿》、《唐代交通圖考》等。
专精与博通两个概念当为一般人所知,不必说,但尤着重”精“与”通“两字。专不一定能精,能精则一定有相当的专;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当的博。治学要能专精,才能有成绩表现;为要专精,就必须有相当博通。各种学问都当如此,尤其治史。 ——摘一段
評分 評分老实说,严耕望的这本书我原本是不知道的,即便是严耕望这个人,也孤陋寡闻更不得知。只是在写吕思勉诚之先生、钱穆宾四先生的书评时,方才从网上搜到不少观点皆引自该书,确实也深得其味。于是遂而购下,束之高阁,姑且异日观尔:) 全书三大部分,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
評分1 对于那些正想要跨进史学研究殿堂的青年学子,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它能够让你比较全面的了解到,什么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这个“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去研究!这个是很重要的! 2 对于那些已经开始进入史学研究殿堂的人来说,这本书也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书中提到的...
評分在选修“史学概论”和读<<治史三书>>之前,我跟大多数声称对历史有兴趣的文科生一样,对于历史的热情其实不过是对于“历史故事”的好奇与追求,而对于历史学没有真正的了解。随着课程的深入和接受老师所布置得任务——即读这本对我而言史学专业感较强的书,我对于史学和终身奉...
前兩篇極有啓發,特彆是前輩學者的嚴謹令人動容。第三篇由於錢先生本人已經有詳盡迴憶,價值相對較小。
评分條理分明,質樸親切,金針度人,史傢風範!
评分平實語多。與其人性格相符。然餘較喜餘英時,亦性格使然。
评分嚴耕望雖說是錢穆的學生,但治學卻在陳垣一路。話說這種以勤補拙的學人,又讓我看見瞭黎明哈哈
评分自己在史這一方麵還很缺乏訓練,讀讀前輩的研究筆記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