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一、简析“洞穴比喻”的含义 如果说《理想国》是一部关于哲学的戏剧,那么以“洞穴比喻”为核心的三大比喻可谓是这部戏剧的高潮和精华所在。 洞穴比喻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通过一条长而斜的通道与外界相连,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里,他们头颈和...
评分【前言】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在对理想的政体进行分析和描述后,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政治性的规划,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将它付诸实施。所以在第八和第九章中,他详细叙述了一个理想政体在实施中会遇到何种困难,而逐步堕落成为最糟糕政体的过程。此外,由于他认为人类内心...
评分对话的缘起 这一天,苏格拉底来到了一个港口城市,注意,这里并不是雅典,而是雅典“下面”的一个城市,叫比雷埃夫思港。也就是说,苏格拉底不在他的主场作战。为什么他去哪里?因为那里在过一个节日,并且是当地人第一次过这个节日,于是苏格拉底就去看热闹。他带了一个人,...
评分一、为什么论及政体? 布鲁姆认为,整部理想国皆在提出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诸种“德性”中的一种,“正义”(Justice)的价值在于其自身,还是在于其辅助性的功益。 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书中又进一步涉及到了正义者与不正义者的生活哪一个更幸福的问题。这些可以看做是理...
第一次读这个出版社的书,感觉还不错。
评分有些关键词译的随意。 καλλίστῳ 能翻译成 highest,没办法给高分了
评分原来是翻译的人不一样了...
评分to my fucking humanity teacher= =
评分我觉得“读过看过”,后来渐渐忘了,其实就等于没读没看…生在21世纪,回头看柏拉图对管理人间的初探,自然会显稚幼、朴素,很多具体内容会被证伪,堪称史上第一大空想社会思潮。但大思路犹有可取(比如说,人和人的能力视野是渐渐不相等的,应该分工各安其职不越界,集权可以是高效的),对后世有奠定基调的影响力。对第一批探路人,不要有莫名加开挂光环的、近乎是迷信于神显正确答案一蹴而就的幻觉,也不要有无理的苛求(说的就是你hhy!)。最终他全都错了才是更正常的。一代总比一代强,治理人间这种至大至复杂的难题,求索的路还有很长,要靠人一步步走,当下尚望不见尽头。不过题外话:我的理想国,是AI做人,AI治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