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爱修斯(480—524)是欧洲中世纪开始时一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思想家,在逻辑学、哲学、神学、数学、文学和音乐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经院哲学第一人”、“奥古斯丁之后最伟大的拉丁教父”之称。
本书与朋霍费尔的《狱中书简》,哈维尔的《狱中书简》并称为人类文明三大狱中书简。
本书特点:
1. 既是一部论述神学和哲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
2.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流行最有影响的书,中世纪人文主义的奠基之作;
3. 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动人的想像、真切的情感和敏锐的思辨在对话中一一呈现,令人感佩!
读者对象:哲学、文学和历史爱好者;关心人生、命运与信仰等问题的人。
波爱修斯出身望族,三代任罗马执政官,显赫一时,却不料世事无常,他被人诬陷入狱,公元524年被处死。面对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波爱修斯在狱中写下了这本千古名著反思人生际遇,思生命之意义,究天命之运作。
全书分五卷。第一卷描述自己的境遇;第二卷指出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卷讨论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卷论恶的本质;第五卷讨论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全书以善恶问题为中心,劝诫人弃恶扬善,向上帝复归。
在波爱修斯以后的1000多年间,欧洲凡有文化的人都会阅读此书,甚至有当代学者把这本书评价为仅次于《圣经》而对西方思想和文化产生最深刻影响的书,是西欧全部文化精髓的来源,因为这本书涉及的重大问题,如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吸引了一千多年来哲学家和神学家的全部注意力。
今天去了教会,顺便读了代国强翻译的《哲学的慰藉》。有点失败,主要是因为阅读过程中有两次对比手机电子书中的Library Fund的英文版,发现中英文之间大相径庭,导致对该译本丧失信任。其实语言是相当优美,虽然后来发现Loeb版与Library Fund版也大不相同。很奇怪为何像《...
评分“昔日里我陶醉创作令人愉悦的歌咏,但如今我含泪被迫写出悲哀的吟颂……” “被痛苦所缠绕,岁月的沧桑已悄然而至,忧愁困苦让我体验了年岁将至的悲哀……” “死亡……它对不幸者不闻不问,让流泪之人不能瞑目。她对我千媚百笑,然而悲凉已完全罩住我的头脑。她用云霓掩盖...
评分一自身 1人的欲望不断催生着,它们规定着我们的欲望。我们该明白命运不在我们的掌控中,如果一个人可以好好看看历史的故事,发现人们能够掌控的便是好好感谢命运赐予自己的东西,并发挥最大的努力,而很多的悲剧,或英雄事迹,或等等,便是人的理性幻想想要超出被命运罩住的人...
评分 评分有机会要读下英译本。
评分在新柏拉图主义看来,至善就是慰藉。“在命运之中,没有值得我们追求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显然无内在的善,并不总是和好人相伴,也不会使拥有的人变得善良。”“在最高的善这件事上,善人和恶人面前的目标是一样的,善人以道德的本能去寻求善,而恶人以贪婪去追求善。”
评分半本弃,陈腐无趣。
评分读“第五卷讨论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时,脑子中不停地浮现出尼采讲到的“永恒轮回”。头痛了好一会儿。
评分多处不合逻辑,但给人以抚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