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之后从事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攻读博士,1992年赴美国,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副教授。
作者长期从事西周时期考古和历史,特别是西周金文的研究,为西方中国早期研究的重要学者,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著有中、日、英文论文数十篇。另著《西周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将刊。
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
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周史札记#1:封建制:一个工作定义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356.html 发现不少学者都拒绝承认这个或那个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其中当然涉及对历史事实的不同认知,但更多是出于对“封建”定义的分歧,这也要怪诸如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这样的经典作家将封...
评分 评分非常好的学术著作,研究的是西周的衰亡史,作者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引用了《竹书纪年》和《左传》的很多记载,而且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实地去考察地形,再利用最近几十年出土的大量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细细梳理西周中晚期几次关键的政治危机,证据充分,逻辑...
评分作者李峰,在国内接受了完整的考古学的学术训练,又在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完成了博士教育,在“早期中国”这个学术领域积累颇丰,采用考古资料、青铜器铭文、古典文献互相验证的方式,并加以亲身的田野考察,推导出自己的结论。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
评分非常精彩,梳理了西周研究中的许多重大而又似是而非的问题。好的方面就不多说了,仅提出两点可商榷之处。 1. 第四章西周灭亡的地理考订,只分析了西申的地望,但是却没有探讨鄫国的地望,而是考察了另一个关系不大的吕的地望,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灭亡西周这个大事件上,鄫...
非常好的治学理念——Your evidence can only be as strong as the weakest point in your reasoning.
评分若说王室内部党派斗争一定程度上拖垮了王朝,那么这些党派跟地方诸侯又有什么样的复杂关系呢?如果说地方诸侯离散了王朝的力量,那么东迁过程中的诸侯勤王又如何解释呢?
评分2018-02-15:西周非亡于烽火戏诸侯,而是亡于持续性的地理和政治结构的内忧外患中,内加宣幽二王的权力更替期的新老政治斗争。但封建制的血统策略,又延续东周515年的寿命。/本书基于芝加哥大学博士论文2006,中日西三方求学与学术传统影响,Your evidence can only be as strong as your weakest point. 以最强之论据,得最弱之论点。上古史的入门书。
评分总算有几本现代水准的先秦史可以读了
评分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一周多读完。作者一些观点在后面的《政体》一书表达得更完满。对金文材料的使用一如既往的好,而书的后半本传统文献的使用越来越多,如第四第五章,可见两条腿不可偏废。另外作者遵从的夏含夷“周王二元年”系统、对《竹书纪年》今本古本的差别的考辨(尤其是附录三)等问题我都需要更多的阅读之后再来审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