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之后从事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攻读博士,1992年赴美国,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副教授。
作者长期从事西周时期考古和历史,特别是西周金文的研究,为西方中国早期研究的重要学者,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著有中、日、英文论文数十篇。另著《西周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将刊。
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
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小时候翻《中国上下五千年》之类的历史普及读物,谈到西周的灭亡,总能看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当时心里就有个小小的疑惑:诸侯兵至而发现没有戎狄来犯,这有什么可笑的呢?但这个小小的疑惑转念又被推翻:既然书里都这么写了,肯定就是没错吧;我的疑惑,大约是我见识还不...
评分和西方的封建制度不同,西周的天子是凌驾于诸侯之上的,拥有行政和宗教权威。西周初年,西周占领了崤函两点一线的要地,同时以血亲和姻亲实行分封,巩固了灭商与东征的成果,极大地扩大了周人的政治和文化影响。然而,西周的王业自昭王南征后开始衰落,由于采取封土酬职,王室...
评分非常好的学术著作,研究的是西周的衰亡史,作者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引用了《竹书纪年》和《左传》的很多记载,而且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实地去考察地形,再利用最近几十年出土的大量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细细梳理西周中晚期几次关键的政治危机,证据充分,逻辑...
评分非常好的学术著作,研究的是西周的衰亡史,作者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引用了《竹书纪年》和《左传》的很多记载,而且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实地去考察地形,再利用最近几十年出土的大量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细细梳理西周中晚期几次关键的政治危机,证据充分,逻辑...
评分非常精彩,梳理了西周研究中的许多重大而又似是而非的问题。好的方面就不多说了,仅提出两点可商榷之处。 1. 第四章西周灭亡的地理考订,只分析了西申的地望,但是却没有探讨鄫国的地望,而是考察了另一个关系不大的吕的地望,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灭亡西周这个大事件上,鄫...
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一周多读完。作者一些观点在后面的《政体》一书表达得更完满。对金文材料的使用一如既往的好,而书的后半本传统文献的使用越来越多,如第四第五章,可见两条腿不可偏废。另外作者遵从的夏含夷“周王二元年”系统、对《竹书纪年》今本古本的差别的考辨(尤其是附录三)等问题我都需要更多的阅读之后再来审视。
评分总算有几本现代水准的先秦史可以读了
评分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一周多读完。作者一些观点在后面的《政体》一书表达得更完满。对金文材料的使用一如既往的好,而书的后半本传统文献的使用越来越多,如第四第五章,可见两条腿不可偏废。另外作者遵从的夏含夷“周王二元年”系统、对《竹书纪年》今本古本的差别的考辨(尤其是附录三)等问题我都需要更多的阅读之后再来审视。
评分这本比《西周的政体》好玩多了,早知道就先读这本书了。
评分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一周多读完。作者一些观点在后面的《政体》一书表达得更完满。对金文材料的使用一如既往的好,而书的后半本传统文献的使用越来越多,如第四第五章,可见两条腿不可偏废。另外作者遵从的夏含夷“周王二元年”系统、对《竹书纪年》今本古本的差别的考辨(尤其是附录三)等问题我都需要更多的阅读之后再来审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