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

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建中
出品人:
页数:530
译者:
出版时间:2007-9
价格:4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3366866
丛书系列:大学名师讲课实录
图书标签:
  • 李建中
  • 古代文论
  • 文学批评
  • 文学理论
  • 文论
  • 学术
  • 大学名师讲课实录
  • 文学评论
  • 中国文化
  • 文论经典
  • 讲演录
  • 学术著作
  • 思想史
  • 文学理论
  • 经典解读
  • 文化研究
  • 哲学思辨
  • 人文素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在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层面,重新解读儒遭释文化元典和历代文论经典,重新阐释中国文化和文论经典的范畴术语和理论命题,进而揭示其当代价值。通俗地说,《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的任务就是“读经”。全球化时代,我们怎样读经?童蒙式的死记硬背抑或汉儒式的微言大义?《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读经”方式:在叙事中明理,在抒情中展义,其“课堂语言”兼具诗性与理思、谐趣与雅致、热心肠与冷幽默,“听课人”因而能在一种“读小说”或“吟诗词”的惬意中领悟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的奥义和真谛。

作者简介

李建中,湖北江陵人,1955年1月生。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和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信息

导论 东方既白:轴心期中国文论的早熟 一、天下道术 二、文之为德也大矣 三、儒道释文化与中国文论第一讲 礼乐重轻:《论语》、《孟子》、《荀子》的文艺思想 一、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子 二、“兴于诗”与“游于艺” 三、从“与民同乐”到“乐合同,礼别异”第二讲 道法自然:《老子》、《庄子》的文艺思想 一、说不可说之“道” 二、大音希声:老子的审美之道 三、神乎技:庄子的艺术之道第三讲 长歌当哭:《史记》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一、司马迁的自卑与超越 二、《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发愤著书” 三、《史记·屈原列传》的屈原论第四讲 立象见意:从《周易·系辞》到《周易略例·明象》 一、《周易》的象思维和象言说 二、王弼如何明象 三、言意之辨:魏晋玄学与诗学 第五讲 声音之道:从《礼记·乐记》到《声无哀乐论》 一、《乐记》集儒家文艺思想之大成 二、嵇康的情与琴 三、《声无哀乐论》新解第六讲 文气清浊:《典论·论文》的创作主体论 一、魏晋才性论 二、曹丕文气说 三、文气与才性第七讲 等观三界:《文心雕龙》与三教合一 一、南朝四百八十寺 二、刘勰的三个世界 三、《文心雕龙》中的儒道释第八讲 诗眼画境:《二十四诗品》的诗性智慧 一、总结唐家一代诗 二、传神写照在阿堵 三、异哉象罔得玄珠第九讲 以禅喻诗:《六祖坛经》与《沧浪诗话》 一、慧能与坛经 二、沧浪与诗禅 三、严羽如何以禅喻诗第十讲 童心真性:李贽和金圣叹的《水浒》评点 一、王学狂飙 二、卓吾童心与圣叹真性 三、才子妙评才子书 第十一讲 闲情机趣:《李笠翁曲话》的戏曲理论 一、湖上笠翁,曲坛奇才 二、笠翁曲论“三字经” 三、李渔戏曲理论的民族特色 第十二讲 意境悲美:《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 一、王国维:中国文化与文论的但丁 二、《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 三、《红楼梦评论》:第三种悲剧 结语 旧邦新命: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论的命运 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二、擘肌分理,惟务折衷 三、21世纪,中国文论“怎么说” 附录 一、治学心得:借石攻玉,依经立论 二、主要著作 三、主要论文 四、学术著作综览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只让我记住了司马迁贾谊阮籍嵇康李贽金圣叹王国维的死法。

评分

非常棒的入门书~带着股课堂口语的蓬勃生气,和一般的古代文论讲法不大一样,比较融会贯通,选了最重要的几个点~但我最喜欢书里时不时讲各个文人死法的部分

评分

之前听CD的时候因为口音一度觉得难以接受。书本放了很久没有再去读。这几天每天啃一点,才发现知识点太丰富了。好像审美上见解都提高了一点?

评分

读起来很轻松。

评分

安放靈魂的詩性世界,語言構築的學術時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