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Antonio Skármeta, 1940-),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后至今仍活跃在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1973年智利发生右翼军事政变时,斯卡尔梅达从智利流亡到西德,在这期间,他成为欧洲倍受尊崇的作家、教授、演说家以及影片导演。他的作品充分反映出当时许多拉丁美洲知识分子对于民主的向往,大部分作品都已被翻译成二十种以上的语言版本。他凭借多年以来在文学、文化领域中的诸多成就,不但在拉美享有盛誉,在欧洲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位有影响、风头正劲的作家。
李红琴,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导师。1999年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进修拉丁美洲文学,其间曾拜访智利作家斯卡尔梅达。译者语196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多年来在高校从事西班牙文学、拉丁美洲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先后赴西班牙、哥伦比亚和智利研修西班牙和拉美文学,发表研究论文多篇,译著多部,包括本书作者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叛乱》。
这是一个悲喜交杂的故事。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不朽诗句的力量与热情,激荡出一场深刻感人的往年情意。马里奥和村里的其他人不同,他不愿走上渔夫生涯,而是选择在美丽黑岛上当一名邮差。这坐小岛紧挨大陆边,虽然居民不少,但马里奥邮政服务的对象却只有一个人,也就是岛上唯一识字的居民,在岛上过着流放生涯的智利诗人——马勃罗·聂鲁达。
在一封封信件的收送往返间,邮差与诗人间的友谊日渐滋长,当马里奥爱上了岛上一位年轻艳丽的酒馆女侍时,他便央求诗人指点他写诗以追求他的梦中情人。不旋踵间,在生动譬喻、情谊交织的相互唱答中,岛上的空气也随之炙烈、浓郁了起来……
中午吃兰州拉面。挺痛苦的。舀进去三勺辣酱,倒半瓶醋,还是觉得难吃。再看周围,居然清一色鲜红辣汤。忍不住想笑。那一只只笨拙面碗实在太象每个人的生活——或许因为清淡,人们才不得不加入各种佐料,辣,甜,酸,总得让它不至于如刺梗喉、无法下咽吧。呵呵。这是看一上午《...
评分我总是把智利设想成一个有着蜜糖般金色阳光的国度,它细细长长地趴在在世界地图的最东南处的狭长一角,我想象那里的男人们总是赤着巧克力颜色的上身,驾着白色的小船出海捕鱼,然后躺在沙滩上晒着南美洲热烈的太阳。女人们一定会烹煮最好的食物,炭火上烤着新鲜的鱼和淋上...
评分很远,和我们隔着12个时差,地形最狭长的国度;很近,他的诗歌就在脑海里吟唱。没错,是智利,聂鲁达。异国的风吹过太平洋,吹开《邮差》这本书,我看到诗歌的重要性-----能泡到姑娘还不重要吗? 一个懒惰的渔夫,事实上他根本没打过渔,因为偶然,他接近了诗歌。天性浪漫...
评分我与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相遇,起初是兴奋、幸福,继而成为不幸。他们让我对一切现实体裁的文学作品不屑于顾。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已经足够乏味,我们又何必知道别人的现实生活是什么样子?但总有一些作家用他们的神来之笔冲击着我的这种牢不可破的观念,他们似乎在喋喋不休...
之前看到关于译笔一直在吵架,读了之后觉得半盲的我看来还是不错的~另外,和电影的氛围比起来,更炽烈更拉美更幽默。值得一读。而且会有渐入佳境的感觉~
评分好啦我承认我也是为了小信封才掏钱买的. 其实挺好的...不需批得这么狠.
评分感人的故事 诗很美 我甚至觉得马里奥的诗比聂鲁达的更令人动容 他帮诗人录下家乡声音的那段 ……
评分我喜欢信封
评分#小说翻译的非常好,诗翻译的非常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