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线阅读本书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tells the 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birth and death of the mythical town of Macondo through the history of the Buendía family. Inventive, amusing, magnetic, sad, and alive with unforgettable men and women -- brimming with truth, compassion, and a lyrical magic that strikes the soul -- this novel is a masterpiece in the art of fiction.
文/蓓蓓 提到《百年孤独》,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买的人很多,读的人很少的经典之作”“史上最晦涩难读的文学作品”“死活读不下去的书”…… 没错,这些榜单《百年孤独》均有上榜。 可是这明明是一本拉丁美洲菜市场阿姨们人手一本的书啊,一点儿阅读门槛都没有,怎么就难读了呢...
评分多少年以后,伦敦将变为野草丛生的荒野,在这星期三早晨匆匆经过此地的人们也都只剩下一堆白骨,只有几只结婚戒指混在尸骸里,此外便是无数腐败牙齿上的金粉填料。到那时,好奇的考古学家将追溯昔日遗迹,会考证出汽车里那个人到底是谁——《达洛卫夫人》(1925) 雷德里亚神...
评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使他成为拉丁美洲的骄傲。也让他获得了世界级的声望。《霍乱时期的爱情》使他得到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他沉着冷静地讲着一些令人毛骨悚然或者幽默荒谬的故事的时候,他的背后也有一个人,一个如他笔下所写的那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中,坚定地站...
评分掩卷之时我不能呼吸。前半部在癫狂之外仍有勃勃的生机,而后半部每次开卷之时我都感到彻骨的寒意。这前后的分界点,大约是在我放弃溯寻布恩迪亚家族图谱之时。不必溯寻,他们只有一个名字,他们全都属于孤独。 (一) 时间在别处流逝,却只在此处停滞不前 这世界最恐怖的事情...
评分文/蓓蓓 提到《百年孤独》,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买的人很多,读的人很少的经典之作”“史上最晦涩难读的文学作品”“死活读不下去的书”…… 没错,这些榜单《百年孤独》均有上榜。 可是这明明是一本拉丁美洲菜市场阿姨们人手一本的书啊,一点儿阅读门槛都没有,怎么就难读了呢...
Everything in life.
评分重读 2017.03.05
评分英文翻译得字字有力,"because the race condemned to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will never have a second opportunity on earth."
评分这壮观的开头和结局!精彩得叫人直打寒战!作者以Makondo这座城为轴心,以上帝视角全程仅靠淡淡的情节叙述便勾勒出一个家族,几个时代的变迁中永恒的孤独和不灭的爱。当初由于开头太有名,书太厚,以及过于晦涩的传闻一直没有读它的打算,碰上打折才买下来,结果读了一页就停不下来。这么容易混乱的作品能翻得如此精彩,英译作者的功力不可小觑,能遇到这个版本的自己真是太幸运。绝对还要重读的作品!
评分重读 2017.03.0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