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
页数:533
译者: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68483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费孝通
  • 人类学
  • 农村
  • 江村经济
  • 中国
  • 经济
  • 社会
  • 江村经济
  • 乡村社会
  • 农村调查
  • 费孝通
  • 中国农村
  • 经济研究
  • 社会学
  • 人类学
  • 实地调查
  • 乡土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贯穿此书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在本书中,费博士集中力量描述中国农民生活的基本方面。我知道,他打算在以后的研究中说明关于崇祀祖先的详细情况以及村庄和城镇中广为流传的关于信仰和知识等更复杂的体系。他还希望终有一日将自己的和同行的著作综合起来,为我们展示一幅描绘中国文化、宗教和政治体系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对这样一部综合性著作,像本书这样的专著当是第一步。费博士的书和他同行的贡献,将成为我们可能完成的精雕细琢的镶嵌品中的一件件珍品。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目录信息

江村经济
著者前言
致谢
序布·马林诺斯基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调查区域
第三章 家
第四章 财产与继承
第五章 亲属关系的扩展
第六章 户与村
第七章 生活
第八章 职业分化
第九章 劳作日程
第十章 农业
第十一章 土地的占有
第十二章 蚕丝业
第十三章 养羊与贩卖
第十四章 贸易
第十五章 资会
第十六章 中国的土地问题
附录 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
附录一 江村通讯
附录二 留英记
附录三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译者说明
禄村农田
导言
第一章 农作
第二章 劳力的利用
第三章 农田的负担
第四章 农田分配
第五章 劳力的出卖
第六章 自营和雇工
第七章 租营
第八章 生计
第九章 生计(续)
第十章 农山的继袭
第十一章 农村金融
第十二章农田买卖
附录一 《云南三村》序
附录二 《云南三村》英文版的“导言”与“结论”
编后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社会学本科,李强老师城市社会学课程读书笔记。欢迎讨论。 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乡村 ——读费孝通《江村经济》 费老的《江村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史中的名著,最初脱胎于作者于1936年7-8月在江苏省开弦弓村的参与观察留下的记录。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描绘了一个典型中国江...  

评分

二十年后 1957年,费孝通重返开弦弓村。建国短短几年,亩产量就增加了差不多60%,实在是难以想象。然而,农民的大部分副业都被窒息了,失去了这笔重要收入,与二十年前相比,农民的收入增加微乎其微,甚至有“今不如昔”之叹(258-260页)。 收入基本持平,支出却大大地膨胀...  

评分

写在前面:如果一个男人写一本书来思念自己的妻子,在我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就像是唐家三少讴歌出《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1935年秋,费孝通同妻子王同蕙前往广西大瑶山,为了救自己,不幸身亡。第二年开春,便前往姐姐所居住的开弦弓村做了一次细致的田野调查...  

评分

正在写农业部分,又翻出来读了一下,在30,40年代,费的笔下就记录了后来成为研究热门的各个主题,那么,从江村,又能走向何方? 不管是在政治学,还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XX学等各个领域,都能听到关于农耕文化的传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中国是一个...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的好心酸

评分

费博士这本书也是误打误撞啊。在我看来这本书是被高估了

评分

可参考《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评分

这书,好。最喜欢第三章《家》。其他的离我生活太远,和东北的习俗差距有点大。“在农村,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子女起着稳定家庭群体里各方面关系的作用”“聘礼与嫁妆是双方父母为新家庭提供的物质基础”“对孩子的关怀是家中的一种结合力量”“表亲结婚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婆媳关系)”。

评分

送给过不少朋友,自己也看第二遍了,费老的博士论文,对故土饱含深情,又以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严谨辅证推敲,方向精准入骨,这不是一般的历史横截面,到现在仍然有巨大参考意义,80多年后中国乡村仍然有江村截面下的影子,年二十八已见大师风范,拜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