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

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G.哈特费尔德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0
译者:尚新建
出版时间:2007-8-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66521
丛书系列:劳特里奇哲学指南丛书
图书标签:
  • 笛卡尔
  • 哲学
  • 西方哲学
  • 笛卡尔研究
  • 哈特费尔德
  • 哲学史
  • 笛卡尔及其研究
  • 法国哲学
  • 哲学
  • 笛卡尔
  • 沉思录
  • 理性主义
  • 形而上学
  • 认识论
  • 西方哲学
  • 经典著作
  • 哲学史
  • 第一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ISBN:9787563366521,作者:(美)哈特费尔德(Hatfied,G.) 著,尚新建 译

作者简介

G.哈特费尔德(Gary HatfieId).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系亚当·西伯特(Adam seybert)讲席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近代哲学史、心理哲学、视觉理论、科学哲学等.尤其在近代哲学史和知识论方面的研究造诣颇深。他曾经出版《自然的与规范的:从康德至赫尔姆霍茨的空间表象理论》(1990)一书.重新翻译和编辑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2004).并撰写了大量论文,在学界很有影响。他的《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出版后,即赢得好评,被评论家们赞誉为“目前对《第一哲学的沉思》的最好的导论”。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其《第一哲学的沉思》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进入哲学领域的必读书之一。哈特费尔德的《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就是西方笛卡尔学术史上诠释该书的一部新近的力作笛卡尔的生平及其哲学背景;清楚而准确地逐段讲解《沉思》的每一个论题,同时将讨论引向其他哲学家对《沉思》的反驳.以此凸显笛卡尔哲学的深刻性;论述笛卡尔哲学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目录信息

译序
前言
缩写及引文
第一部分 概述与提要
第一章 笛卡尔的纲领
第二章 阅读《第一哲学的沉思》
第二部分 六个沉思的论证
第三章 将心灵撤离感官
第四章 发现心灵的本性
第五章 真理、上帝与循环
第六章 判断、错误与自由
第七章 再论物质、上帝及循环论证
第八章 自然界与身心关系
第三部分 超越《第一哲学的沉思》
第九章 新科学
第十章 遗产与贡献
附录
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极优秀的一本《沉思集》导读,其实是引领读者逐章逐节进行精读的解析。 如中译本序言所说,作者结合了融入原著背景的“欧陆模式”与面向问题分析的“英美模式”两种学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醒读者回到笛卡尔的时代背景中,即时人基于经院哲学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所抱定的普遍...  

评分

极优秀的一本《沉思集》导读,其实是引领读者逐章逐节进行精读的解析。 如中译本序言所说,作者结合了融入原著背景的“欧陆模式”与面向问题分析的“英美模式”两种学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醒读者回到笛卡尔的时代背景中,即时人基于经院哲学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所抱定的普遍...  

评分

极优秀的一本《沉思集》导读,其实是引领读者逐章逐节进行精读的解析。 如中译本序言所说,作者结合了融入原著背景的“欧陆模式”与面向问题分析的“英美模式”两种学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醒读者回到笛卡尔的时代背景中,即时人基于经院哲学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所抱定的普遍...  

评分

极优秀的一本《沉思集》导读,其实是引领读者逐章逐节进行精读的解析。 如中译本序言所说,作者结合了融入原著背景的“欧陆模式”与面向问题分析的“英美模式”两种学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醒读者回到笛卡尔的时代背景中,即时人基于经院哲学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所抱定的普遍...  

评分

极优秀的一本《沉思集》导读,其实是引领读者逐章逐节进行精读的解析。 如中译本序言所说,作者结合了融入原著背景的“欧陆模式”与面向问题分析的“英美模式”两种学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醒读者回到笛卡尔的时代背景中,即时人基于经院哲学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所抱定的普遍...  

用户评价

评分

解释的不确定,通常伴随伟大的文本。初次阅读的读者,最好的策略是关注文本的总体目标和结构,始终向各类解释性假设开放。当你考虑甚至形成这类假设时,也应该注意对笛卡尔相关论证的反驳。然后,再次阅读他的文本,为这种或那种解释寻求支持,看看反驳是否成立。伟大的哲学文本,将以深刻的洞见和理解回报这种努力,笛卡尔的著作也不例外。

评分

导论,为了哲学与新世界

评分

第一,笛卡尔并不关心我们日常行动的基础,而是要为新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奠基。 第二,笛卡尔的论证很多地方依赖于经院哲学的假设,甚至最关键的“我”的发现,似乎都要依赖于属性(思想)必然依赖于实体(“我”)这个(似乎?)带有经院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前提。(如果笛卡尔说这个前提根本不用论证,在上帝还没有得到证明,即第三沉思之前,任何对于清楚明白知觉的求助都是可疑的,我把“清楚明白知觉”理解为类似于奥古斯丁光照的东西。 第三,也是从第二个而来的,“清楚明白的知觉”和上帝存在之间是否构成了循环论证,前者和奥古斯丁的理性之光有什么区别?(区别于阿奎那:阿奎那的理性之光是上帝放在人心中的,而不是外在的,它就是主动理智,即从普遍事物中抽象种的能力) 我还是比较觉得阿奎那的认识论比较精致迷人。

评分

经典

评分

究竟是水平差距,读《存在与时间释义》的时候,就没有这本书这么的有条理!这套书也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