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與重生

浩劫與重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臺南:妙心齣版社
作者:侯坤宏
出品人:
頁數:418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2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896822498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當代佛教
  • 宗教
  • 佛教
  • 社會史
  • 曆史
  • 百年中國
  • 文化史
  • 當代中國史
  • 浩劫與重生
  • 災難
  • 重生
  • 人性
  • 救贖
  • 曆史
  • 生存
  • 反思
  • 命運
  • 希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作者近10年來研究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佛教的初步成果,也可以說是一位生長在颱灣的佛教史研究者對20世紀下半葉中國佛教發展的初步觀察。

全書分兩部,第一部為「浩劫篇 」,主要探討1949年以來大陸政權鼎革後對佛教的衝擊,除分析中共統治初期至文革前的佛教變革外,並以釋巨贊、康寄遙居士為個桉,就彼等在無神論掛帥新政權下之相應調適與遭遇進行深入分析。此外,並以範文瀾、任繼愈等學者的佛學著作,探索中共統治前期的官方佛學論述。

第二部為「重生篇」,先敘述釋巨贊在文革後的復齣到死後榮耀,繼從釋茗山的日記分析改革開放後佛教新局開展過程中所呈現的諸種轉型新貌,並對大陸佛學研究與代錶性佛學著述進行相關考察,最後再就作者近年來與大陸佛教界之交流所感,發錶一些個人的看法。作者認為,觀察當代佛教,不能僅就當代現象論,必需要兼顧曆史性迴顧。當我們盛讚1945年以後的「颱灣佛教發展經驗」時,同時期在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佛教也很值得各界做些「必要的關注」。1949年以降的中國大陸佛教,其發展過程到底發生瞭怎麽樣的變化?其內涵又是如何?對颱灣海峽兩岸的學界與教界,又有何啓示意義?凡此,均可由本書得到部分解答。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釋傳道序
江燦騰序
自序
緒論
第一部 浩劫篇
第一章巨變的開端:二戰後處於多年國共激烈內戰下的大陸各地佛教之艱難歷程迴顧(1945-1949)
第二章1949年大陸政權鼎革下的佛教開國元勳僧侶釋巨贊(1908-1984)的政治抉擇即其在新政權下的相應調是作為(釋信融)
第三章統治初期至文革浩劫之前的變革概述(1949-1964)
第四章內陸地區的觀察:以康寄遙居士個案的探討為中心
第五章中共統治前期官方佛學論述觀察:以範文瀾著述為中心的探索
第二部 重生篇
第六章浩劫後的新局開展:從劫餘復齣到死後榮耀的釋巨贊(釋信融)
第七章浩劫後的新局開展(續):透視【茗山日記】中所呈現的轉型新貌
第八章改革開放以來的大陸佛學研究與代錶性佛學著述的相關考察(侯坤宏、江燦騰)
第九章交流與雜感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關注點很好,可惜史料和論證慘不忍睹。

评分

隔靴搔癢的作品,幾乎全用日記、小說、學術著作等二手資料寫成,以人物個案研究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以點帶麵地交代各時期情況。六十年代的資料頗有意思。這本書對於颱灣學界瞭解大陸內幕而言,或許有撥開迷霧的新鮮感,但對大陸學人來說,在深度和廣度兩方麵都遠遠不夠。其實這段曆史該大陸學者自己來完成的,尤其是人類學和社會學,既有時代切近、人物在生之便,又躬逢佛教復興的良機。可惜佛教研究門檻太高,人類學又自限於蠻族水平的儀式、做會、請神等層次的宗教活動,難以深入這一文化的精神核心,從而也錯失瞭把握中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維度。這對人類學的文明社會研究和人類學理論本土化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佛教研究也因為缺瞭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路徑,因此難以落到實踐的層次,以反映時代風貌。

评分

資料比較豐富,但同質性太強,我們隻看到風從草偃,我想佛教徒也有堅守,也有周鏇,黨內有代言。局外人寫大陸的事還是有點隔。

评分

關注點很好,可惜史料和論證慘不忍睹。

评分

資料比較豐富,但同質性太強,我們隻看到風從草偃,我想佛教徒也有堅守,也有周鏇,黨內有代言。局外人寫大陸的事還是有點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