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之一,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有些最出色的著述包含在一些小册子和为各种期刊撰写的文章中。他的关于宗教的讨论尤其是如此,其中许多在某些理性主义者的圈子以外很少为人们所知晓。本书收录了这些关于宗教的论文,以及其他一些文章,如《自由与学院》、《我们的性道德》等,这些文章的论题至今仍然很有意义。
尽管罗素因其对诸如逻辑和认识论这样一些纯抽象学科的贡献而深受人们的尊敬,但是我们几乎完全可以猜想到,在未来的岁月中,他同样也会被人们记得是个道德和宗教方面伟大的持异端者。他从来不是一个纯专业哲学家。他总是非常关心各个宗教都已各自作出了回答的那些根本问题──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高尚生活的本质的问题。他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不乏透辟、机智和雄辩,而且他以才华横溢的散文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其他著作就是因为这种透辟、机智和雄辩,以及这种才华横溢的散文体而著名。这些特质使本书收录的文章也许成了自休谟和伏尔泰时代以来表达自由思想家观点的最感人、最优美的文字。
没有看过 不过觉得不是教徒不用为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可以不是宗教 但必然是有的 信仰不必上綱上线 那只是个人精神生活的背景与保护伞 试问耶稣若向你显现神迹了 你就突然信他了吗 不过耶稣也不会向你显现神迹 不会救你于水火泥潭 因为他 是个外“人” 他从未住进过你的...
评分罗素1957年写得这本书,理智有余,关怀不足吧。宗教的存在恐怕不是现有科学工具可以全面分析的。 不过西方哲学、科学推翻一切,重头质疑的精神是我们所没有的。 护短、保守的维护一切“传统”趋向的反面,恰恰是文明的自卑和桎梏。 一本好的思想工具书,一家之言,可以不接受它...
评分维特根斯坦的《对基督宗教的沉思》,和罗素的基督教批判形成了很好的对比。罗素风度翩翩、头脑睿智、站在大门外四平八稳地对门内的事物指指点点,而维特根斯坦经历了人生通彻的体验,他由此看到了信仰的动人之处。罗素是正确的,而维特根斯坦是深刻的。罗素甘愿成为一个爱智者...
评分罗素的论文集《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在82年就已由商务印书馆在国内出版,时隔30年,商务印书馆将这册论文集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再版。遗憾的是本书仅是罗素关于神学问题的一些讨论的论文的合辑,而不是一部系统阐述其神学思想的专著,因此从中所窥得的,也许和一个真正...
评分书名非常具有说明性,全书由罗素的演讲及论文构成,并不是通书构建性地对书名这一问题的阐述,而是这一句那一句,时而深浅时而东西地拼凑起来。对于非教徒人士而言,这也多少算做自己无信仰之佐证,但如果打算以此为契机深入地思考有关信仰与神灵的话题,则一定要看一些关于信...
宗教的源泉是恐惧 ,凡是认为异教徒要遭惩罚的宗教都是反人类的。
评分罗素对于宗教的批评主要是从社会伦理的层面展开的,即宗教如何限制了人的选择,但即使不存在一种社会伦理的灌输与强迫,作为一种人生哲学的宗教仍然是有价值的,它能帮助人对抗虚无,求得意义。当然,这同样只能出于“为自己立法”,而不能让教会来“替自己立法”从而使人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惯性和习惯,若是如此,且仅当如此,善法则有“迫使他自由”的合法性。
评分罗素不仅仅是反对基督教,而是反对所有的权威与迷信,拥抱自由思想。他向往的理智主导的社会大概不可能实现,因为太“非主流”了,如果有朝一日随着科学的发展与宗教影响的衰退,多数人都理智的情况下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大概他提供了一个方向。
评分“对错之别是否出自上帝的敕令?如果是的,那么对上帝本身来说就没有对错之别,说上帝是好的也就不再是一个有意义的陈述了。”本来很有趣的一本小册子硬是被蹩脚的翻译糟蹋掉了一半的乐趣。
评分哈哈,有两篇幽默得好突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