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非虚构文丛”第三本
★这是你不曾见过的王安忆
她用疏离的眼睛观察着这个全然陌生的国度,独特的视角与思索的维度,令异国流露出平日里罕见的风情
★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抑或是一次灵魂的出游
★经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衍生出一段独特难忘的回忆
这是王安忆的一次独特的写作。
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也是一次灵魂的出游:空气中都是异国海风的他乡味道,味道陌生而令人略有不安。王安忆心怀着对家乡与日俱增的思恋,始终用疏离的眼睛观察着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她以独特的视角与思索的维度,以及从容而朴素的文字,织成了平日里罕见的风情。
是异乡那些陌生的人,陌生的气息,陌生的一切,带她经历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因而衍生出一段熟悉而又难忘的回忆……
王安忆,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亲移居上海,文革期间赴安徽插队,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1998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荣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2011年获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
著有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长恨歌》、《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天香》等;中篇小说集《小鲍庄》、《我爱比尔》、《隐居的时代》、“三恋”、《月色撩人》等;另著有包括《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剃度》在内的多部短篇小说集,以及《独语》、《寻找上海》、《故事和讲故事》、《心灵世界》等非虚构作品。其中《长恨歌》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读到80%,难受透了。不想说更多了。真的不想说更多了。真的真的不想说更多了。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
评分文/严杰夫 在迄今为止的阅读经验中,我对王安忆的作品真是亦步亦趋地一路跟随过来。从最早的“三恋”到后来的《长恨歌》,再之后的《启蒙时代》,及至于近年的新作《天香》、《众声喧哗》,我始终享受着她笔下那个丰富深情的文学世界。 《波特哈根海岸》是一本散文集,其中的...
评分隔着二十六年的时光回头望,1987年的德国,遥远的像是几百年前的传说一样,柏林墙横亘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酒吧里争论意识形态的优劣……现在看来,王安忆当时写下的文字,像是那个时代遥远的回响,带着一种时光错置的奇异美感。当年的旅行散记远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那样,...
评分我再也无从了解这些宝贵的故事了,它们永远地消失在波罗的海的从阿兰群岛吹来的风里,永远地埋藏在缓缓移动的流沙里,永远地泯灭在林立的桅杆丛中,永远地融化在波斯花纹地毯上的融融的火光里,永远地被如歌般行驶的大轮船带去遥远的海平线上,而那一艘红帆也无以释解我了,那...
评分周末的时候我写了《波特哈根海岸》的读书报告,在里面我以小粉丝的兴奋和自由跟着王安忆去德国旅行,和她一块儿住阴森的旅馆,一起听露天的巴赫音乐会,一起走在泥泞的草坪上看展览,一起去看藏在德国各个城市的大教堂…… 这些难得的经历在我看来都是不可多得的冒险,更何...
她像是蓝胡子的新娘,拿着密室的钥匙,在门外紧张而兴奋的战栗。
评分感觉王安忆不适合写散文,小说里她的那种挺华丽的方法还挺能构架出上海的那种虚空感,但写游记散文啥的就觉得她特别流水账,空放感情的地方也不少。还是阿城写的威尼斯日记惊艳
评分这本书上次去借的时候其实并不在清单中,有些书找不到,于是寻了这本来读。读完,却没想在我的想读列表中,翻看了下,还是2013年6月加入到想读中的,也算有缘了。但是风格实在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读来的整体感觉压抑,不舒服,给个三星罢了。
评分年度游记
评分这本游记有价值,因为里面大部分文章都写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读来却没有陌生感,也没有历史腔。在那个重新开眼看世界的年代,王安忆也走出去,但她写的这些文章,却是私人性质的,只是日常里异域的风景、生活和感受。与那些出去转一圈回来立志于启迪民智的意见领袖相比,她似乎不够大气。但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难道不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永恒课题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