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圣经《第二性》就诞生于这个故事中。
★不朽的波伏瓦已被永远镌刻在她的传奇中,可这本书却回答了一个长久以来的疑问:她是谁?她的生活是如何组成的?
★波伏瓦有的不只是大脑,她还有一颗心,一颗多情善感,常陷入爱恋的心。
=================================================================
“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可到底是什么事呢?”1947 年 1 月 26 日凌晨,刚刚抵达美国的“存在主义女王”西蒙娜·德·波伏瓦被梦中一个无声的声音惊醒。巡回演讲的奔波即将开始,而让-保罗·萨特的“偶然爱情”多洛雷斯却正一点点剪碎她的心……
27天后,波伏瓦遇到了一个最不可能相遇的男人,落魄芝加哥作家纳尔逊·艾格林,并疯狂地爱上了他。她曾经承认,艾格林是她唯一的真爱:他赠予的一枚银戒指,最终被她带进了与萨特共同的坟墓里。
伊雷娜·弗兰(Irène Frain)
1950年5月22日出生于法国莫尔比昂省洛里昂,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擅长历史题材小说,曾任法国重要杂志《巴黎竞赛周刊》记者,还是世界女性经济与社会论坛的创立者之一。2010年她获颁了法国文化部奖章。
看书名,以为会是关于西蒙娜•波伏瓦与萨特一生的精神之恋,看了才知,是萨特告诉波伏瓦自己在与她的“必要的爱情”之外有了与多洛雷丝的“偶然的爱情”,把波伏瓦推给了她一生的真爱——芝加哥一位非著名作家纳尔逊。从此,萨特身边那时刻充满战斗力的“海狸”变成了简陋二...
评分一场三个人的爱情注定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多年前在看张小娴《流波上的舞》时就思考这个问题,多年后在看法国作家伊雷娜·弗兰笔下的《恋爱中的波伏娃》,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没有答案。 《恋爱中的波伏娃》从第三者的角度讲述了法国著...
评分主干旁支谁人分得清。波伏瓦爱情的主干该当是萨特,其他人都应当是旁支。在《恋爱中的波伏瓦》一书中,作者通过文献分析与合理想象,向我们展现了波伏瓦与纳尔逊这一段她爱情中的旁支,她的插曲。全书的大量的篇幅都用来讲述波伏瓦与纳尔逊的相遇、相爱、相处和最终错过的起伏...
评分“如果我们观察琥珀,常会发现凝固于矿物中的蕨类残片或形态完好的昆虫,被称为包裹物。几百万年前在密林深处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我们永远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它留下了一丝痕迹,不愿完全死去。这种顽强很让人着迷,有时候我们盯着琥珀看,久久不愿挪开目光。爱情故事也是如此:...
评分已发2015、7、27《江海晚报》 朋友风风火火地结婚了,比闪婚还闪。问她和男主有爱情在吗?答曰:”一步到位,亲情。”不满这答案,追问那么尝过爱情的滋味吗?“当然尝过,只不过不是和他。”其实这答案并不突兀,看《恋爱中的波伏瓦》,想着她的感觉,“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读《自深深处》时的疑惑,被这本书解开了
评分一晚上读完,写得很精彩
评分越是离生活远的东西,越是 不可企及、不合常理的事情,越是有它的魅力……
评分高铁上4.5小时读完,不错。以前看她的自传和名仕风流,知道她的美国情人。
评分一晚上读完,写得很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