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傢、。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傢貧輟學,後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後,曾在廈門、無錫、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0年以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瞭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其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此外還有結集齣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製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闡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傢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至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則待教者讀者之自加參考,自為引伸。本書主旨則在發明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藉鏡。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否则...
評分中国通史类作品比较受推崇不外乎以下几本,如果想看的话选一部来读即可: 《中国通史》吕思勉 (30-40年代 - 沦陷区), 《国史大纲》 钱穆 (30-40年代 - 国统区) 《中国通史》范文澜 (50-60年代 - 大陆), 《中国通史》傅乐成 (50-60年代 - 台湾) 《中国通史》白...
評分在《国史大纲 引论》第三章,钱穆先生又着重探讨了上一章中的革新派,通过历史性的梳理,将其从晚清到民国三十年的三次现代性的浪潮加以引证评述。粗看这三次浪潮,都被称为革新派,但是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这三派与上章所提到的记诵派、考订派和宣传派,其实是一...
評分前几日赵拓谈到钱穆的人品问题。这个问题我还是需要求教的。不过这也不妨碍我看这本书。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三十多页的前言。前言部分是钱穆本人的历史观。可以说,这种历史观对我本身固有的历史观是有颠覆作用的。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其具有的合理性。尤其是他对中国历史的...
評分溫情與敬意
评分溫情與敬意
评分記得當年挑燈夜讀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現在想來仍然甘之如飴
评分國人治史大多功利,最願意乾的就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甚至被滅族的元清時期都得意洋洋,或者裝作可憐,把自己說的一無是處。中國史中的可信的大概日本人會中立些。錢也還好。能在曆史中警醒國人,讓國人自強。尤其是序言,更好好的看
评分歷史是最迷人的戲劇 因其無可變更 卻又迷霧重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