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新论(新论本)》讲述了:钱穆先生常望能就新时代之需要,探讨旧历史之真相,故寝馈史籍数十寒暑,求在发明古史实情,期能对当前国内一切问题,有一本源之追溯与较切情实之考查。《国史新论(新论本)》即系以分别、专门、变化三种眼光治史之所得者,由当时社会思潮之反省出发,纵论古今,而标识其演变之大势所在,足资有志于知人论世、会通国史者之参考。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垫,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总觉得这本书是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另外加工与加深,或者说是更多的阐明钱穆老先生,自己的一些心里话。 通书下来,读者会感受到钱老先生,对于国人忙碌打倒自己几千年的信仰,急切的否定祖先的一切,感到十分的痛心疾首。他说到某些人竟然说什么儒家是吃人的礼教,让他难...
评分原文见:天涯博弈(http://www.tianya8.net/2005/10/blog-post_10.html) 钱穆先生的《国史新论》我是在厕上读完的,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是在床头读完的。欧阳修说读书的最佳处正是在“枕上、马上、厕上”,如此则我已占二矣。当今世人骑马看书可谓难寻,且放之,略...
评分几年前曾从中国海运一箱书过来新西兰,其中有几本钱穆的著作。因为书非借不能读,所以这些书大部分都被遗忘在书架上。 前阵子看过《黄帝》之后,便想乘势读几本史学作品。读吕思勉的《中国史》好呢?还是读钱穆的书好呢? 我选了钱穆的《国史新论》,以为先看史论,脑子里有...
评分恶心坏了。犹记当初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到古代中国政府的政令系统,公帑与私库的划分,觉得颇开眼界。如今重读,才看出不过钱氏全部用意不外是为了传统文化张本而已。所谓政治智慧就是裹在炮弹外面的糖衣。钱穆觉得传统文化确实很好,好在政局稳定,好在阶层分明,好在上到...
评分欲亡其国,先断其史,印度佛教在印度近于消亡,其中原因之一即是历史没有得到很好的记录和保存,而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倒成了非常重要的史料,为各家所参考引证;中华文明能绵延不绝,历史得以保存完好是关键因素之一,这除了历朝历代有专职的史官以外,也要归功于民间学...
钱先生面向普通读者的书永远时亮点与槽点齐飞的。
评分虽说以现在的视角看,很多地方不能贸然说新论,但的确是一部读起来很有味道的书~我的感觉
评分钱穆先生的著作,总是很经典的,读完让人有一种奋发的力量。
评分说这是新论,那旧论是什么。 我是当故事会看的。还挺好玩。原来有很多人只听过名字并不了解其为人事迹。知道多点挺好的。
评分说这是新论,那旧论是什么。 我是当故事会看的。还挺好玩。原来有很多人只听过名字并不了解其为人事迹。知道多点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