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家貧輟學,後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後,曾在廈門、無錫、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0年以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了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钱穆先生全集:国学概论(繁体竖排版)(新校本)》内容简介: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过去有句话,叫“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其实就是在讲一个道理:法律的效力是排它的,也就是说,对于法律管理范围内的事情,道德不应该也不允许再插手。但是实际上呢?民间往往忽略这一点。厦门易中天说,由于历史传统原因,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凡是容易首先诉诸道德。在我理...
评分不是文字艰涩,而是古文底子弱。羡慕钱先生当年的学生,能听到、读到这么好的讲义。如果钱先生能给我们在现在再开这么一门课就好了。阅读速度很慢,还要一边抱着《古代汉语字典》。
评分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本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学教学用的讲义。 这一方面是说,它在教学和讲述上的有一定的针对性,这便于读者使用较少的时间对国学发展历程有个概要的认识。 但是也正因为是讲义,更多精彩的内容只可能存在于钱穆先生的现场讲解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评分其实我刚开始读,读得很慢,每天3-4页,不求甚解。 但从文言来说,很多地方我都只能意会,无法深究。毕竟有的连字都不认得。但是却读起来觉得很有趣。 原来易经是如此简单的东西,原来八卦也并不神秘,原来春秋的意义并不在书里。我不知道实情,无法考究,但钱穆的文字陡然扯...
评分钱穆的笔力雄劲,这部国学著作把中国古代学术用他独特的韩愈文风娓娓道来,确实值得品味。 当时的钱穆先生还是中学教员,他的这部书是写给中学生学习的,从今天读者阅读反馈能看出,那个时代的国学水平比现在高出不知道多少。现在莫说中学生,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们读此书都...
一套。
评分很好的國學入門書,理清整個中國學術史之輪廓,錢賓四的論述雖不免簡略但也扼要精當。
评分与宋明理学那本按人物讲述的体裁不同,此本的重心在于概括出一个时代的学术风尚特术,提及的人都只用小字体注释出其相关言论和评价(所以有时候我没耐性了就会只看大字哈哈哈)。看此书可了解中国学术思潮的演国,而在其最后钱先生又一次批评了那种一股脑儿将中国历代视为一成不变的整体而肆意抹黑的治学方式。
评分本書爲民國十二年至十七年錢先生在中學教授所用講義,今日於非專門有事於國學者,恐亦有一定難度矣!本書要點在於指示古今學術流變大趨,而以號召天下華胄戮力於民族精神之發揚與物質科學之認識爲終了。很值得閱讀。錢先生稱此書爲學術未精時之作品,蓋書中時有與後來意見不同之處。可見學術之進益,永無止境也。
评分按年代,别与章太炎经史子集分类,更能见学术脉络及演变。末尾大谈三民主义,政治宣传哪里都是有的,但都没有共产党做的这么“成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