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意在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几许观念与名词——如道理、性命、德行、气运,由此上溯全部中国思想史,由浅入深,即凭众所共知共喻,阐述此诸观念诸名词之内在涵义,并及其流变沿革,并及其相互会通之点,而藉以描述出中国传统思想一大轮廓。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后来的宋明儒,他们注重理字,显已经融进了道佛两家观点,因此造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新儒学。" 说起来,真是有趣,西方为了圣城打的不可开交几个世纪,闹到不行。中国人却把不同时代的文化、思想、宗教混合在一起,好像和面一样混合在一起。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直就是...
评分钱穆先生从"道理""性命""德行""气运"这几个中国人常说常用的词, 谈到中国古代思想中对于人生与宇宙的思考, 以及它们对中国人性格的深远影响.作为中国人了解一点本国的思想史, 我觉得是必要的,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尤其是当我们发现祖先的思想在我们自己...
评分钱老在第一讲讲的是道理,当我看到宋明理学时提到儒释道三和一的新理学时,想到了野史中那些理学家们的风流逸事,想到了江山竟然会不加关键字不行的如此多娇,想到了佛本是道。 除了明明理之外,了解一些野史与禁书,是不是正合前人所说雪夜读禁书的乐趣呢?因为古代懦弱的读书...
评分重点观点摘抄: 中国古代思想重视道,中国后代思想则重视理。 道——由是而之焉谓之道。有一个向往的理想与目标,并加上人类的行为与活动,来到达完成此项理想与目标者始谓之道。 理——宇宙万物,必有其一个所以然之理;理不可分。理字观念的提出,虽由先秦道家已开始,直要...
评分本书为1954年夏钱先生在台北所做的演讲,每周一次,共四次。分为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题,初名为《中国思想里几个普泛命题》。1955年三月结集,以此书名自印于香港。一九九零年元月,集一九七九年的八题与一九八七年的十二条补入,是为补篇。重排出版印刷,亦是本书内容。 ...
啃金老师的书经常会停下插入看看其它书 随手拿起钱穆先生的这短短四讲没想到如此好看!
评分很好的思想书,前面四讲很深刻,最喜欢气运。书最后的补充有点杂乱。
评分很好的思想书,前面四讲很深刻,最喜欢气运。书最后的补充有点杂乱。
评分啃金老师的书经常会停下插入看看其它书 随手拿起钱穆先生的这短短四讲没想到如此好看!
评分这本书要是出现在十年时期,够我满门抄斩的了。主干部分,前两讲“道理”与“性命”两篇是真的就这两个“词”来解读的,所举例证皆无不可。到了后两讲的“德行”和“气运”,似乎就开始凑主题了。尤其是“气运”篇,直接跳过了定义讲概念,大讲“风气”,气数休也。 整数颇有一私塾先生持戒尺而立,摇头晃脑,涛涛然自说自话之味感,似有理有据,有时评新意,然总超不脱清秀才那套四书五经的酸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