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浅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家的沉潜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昨天的我还是不是今天的我?已经过去的,但不为人所知的我,或者不为别人所记的我是否存在过呢?我的存在是因为我自己而存在,还是因为特他人的存在而存在呢?物质意义上存在还是精神上的存在,哪一个方面才是所谓的真实? 所谓的历史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记录而存在的。如果没有...
评分昨天的我还是不是今天的我?已经过去的,但不为人所知的我,或者不为别人所记的我是否存在过呢?我的存在是因为我自己而存在,还是因为特他人的存在而存在呢?物质意义上存在还是精神上的存在,哪一个方面才是所谓的真实? 所谓的历史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记录而存在的。如果没有...
评分人生不是无限的,人类开化以来,认识了死亡以来,就能这么认识了。生死或许可以轮回,但是作为自己,一生就是有限的。 儒家讲究现世,把人生的终究目标定在现世;道家追求成仙,将有限的人生无限化,但是终极目标还是现世。用现世成就人生。 佛家和基督教则是劝人放弃现世而寄...
评分自由是西方思想的一大主脑。他们以为一个人的自由,应以不侵犯别人的自由为限。 自由的反面是干涉。只要天地间有两个以上的东西存在,这一个终不免要受那一个的干涉。 对付外来干涉,不出三途:一是用强力压服,二是调和,三是屈服。 以别人的自由为限界,本来像是一种调和,...
评分钱大师对人的生老病死鬼神命道都有精辟论述。前年买过一本他的文选,因其论多有传统文史典籍的引述,当时还看不大懂。而这本小书完全抛弃了古奥的词义推演,不论是说自然与人,艺术与科学,还是传统的道与命、礼与法,都是大师与你聊天般细细讲来,虽山夫农妇也应听得懂罢。 ...
有些观点不敢苟同 大多数有启发性 但有些文字还是比较晦涩 对我而言是如此
评分就像钱穆说的那样,他并不想在这本书中系统地论证些什么,只是些闲思罢了。
评分就像钱穆说的那样,他并不想在这本书中系统地论证些什么,只是些闲思罢了。
评分钱穆当年在湖山胜处写了这本小书,我在嘉陵江畔用一杯咖啡很快就服下去了。其实钱穆这些看法都不必太当真,但完全可以当是和朋友聊天一样,哪怕这位朋友有点迂,不过迂得可爱啊。
评分很有哲学意味,写的很美好,至今记忆很深很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