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苏立文教授熟识1930年代到194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中许多重要的中国艺术家,并且得到了1979年以来那些声名鹊起的年轻艺术家的信任。他是20 世纪中国艺术的目击者,也是最早和最持久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艺术的研究者。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是苏立文教授毕生心血所在,用丰富的文献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20世纪中国艺术在西方艺术和文化影响下的新生。作者在中国紧张压抑与自由舒放、绝望与希望的双重语境下,讨论艺术家及其作品,卓越地传达了中国文化史与艺术,在20世纪盘根错节的各种力量的纠缠中的各色形态,以及偶尔异乎寻常的怪诞。其中包括传统派与革新派的激烈争辩、首批艺术学校的创建,以及振聋发聩的新观念的诞生,艺术是一种世界语,而那些新观念超越了民族优越感所形成的隔阂。中国古典文人画传统、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再发现、共产主义影响之下的艺术巨变,及对于艺术核心价值的再思考等等问题,一一纳入了苏立文教授这部迷人的著作之中。
迈克尔·苏立文 Michael Sullivan (1916 - ),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伦敦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荣获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1940年代 来到中国,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现代中国画家,此后又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和引领者。苏立文教授撰写有《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中国》《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
作为一个20世纪艺术史的门外汉,我仅谈谈我对这本书的初步印象。 这部书的写作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798为中心的一波波的当代艺术以及“天价”当代艺术的现象还凤毛麟角。这一阶段的艺术在传统和西方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之间并没有走太远。苏利文先生一直以来致力于中西方...
评分英国当地时间2013年9月28日凌晨4时20分,英国艺术史家、汉学家、中国艺术的挚友迈克尔·苏立文先生(Michael Sullivan)在牛津大学医院去世,享年97岁。苏利文的助手赵潇女士昨天对外公布了这个消息。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位20世纪第一个系统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
评分陈卫和/文 1998年博士论文通过答辩,我在英国学习的任务终于结束了,精神上已准备好投入新的工作,连续多年的“一个人的战斗”积蓄起另一种激情,尽管国内环境与英国差别巨大,与出国之前相比,也已物易人非,但还是想义无反顾地投身工作。惟有翻译苏立文新著一事,立即着...
评分作者苏立文讲故事的能力很强。他用一种比较奇妙的语调营造了很随和的代入感,读上几页会不自觉跟着走。这也许和他作为亲历者的角度有关,但肯定不是全部,他的讲述有大局观。 书中体现的大局观,就是除时间线之外贯穿始终的政治影响力。苏立文比较深刻的呈现了这种人为的负面因...
评分张大千的八卦真多。。。
评分没有任何理论,纯粹叙史论人,非常清晰
评分没有预想的那么好,连个索引都没有。
评分历史性事件和人物的梳理吧,没有什么对理论或理念的接受或反思。
评分对近代上海如何参与构建中国近现代文化很感兴趣。但作者对“集权”国家的单一想象,对一个做人类学的人来说,只能呵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