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味道》是日本全才艺术家鲁山人历年来谈吃论食的文章。鲁山人曾创办会员制餐厅“美食俱乐部”“星冈茶寮”,开一代美食之风。主张“餐具是料理的衣服”,设立星冈窑,从事制陶。 鲁山人主导的菜肴和陶器制作均不拘一格,恰如其人,独立特行。其料理美学影响了整个日本的饮食理念,直至今天。
北大路鲁山人(Kitaoji Rosanjin,1883-1959),本名房次郎,日本著名全才艺术家。自学成材,拥有美食家、厨师、书法家、画家、陶艺师、漆艺家、篆刻家、散文家等各种不同面孔,日本国宝级人物。对美的追求是北大路鲁山人毕生的信念,他将艺术和美的意识引入饮食领域,创造了日本饮食独有的文化。
何晓毅,日本山口大学教授。译著有《文学部唯野教授》《中国化的日本》《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4)》等。
作者:默音 不是所有的大师都受人爱戴。 北大路鲁山人,生于1883年。早年以书画著称,1925 年在东京创办“星冈茶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高级会员制的私房菜馆,会员达千人之众,可谓名流荟萃。后来又在镰仓北部设立“星冈窑”,他嫌当时市面上的陶器恶俗,要按自己的审...
评分我一直是一个很不讲究食物、也不爱吃的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说自己绝不是个吃货。即使今年夏天去日本旅游时我也没有十分期待品尝日本料理。 初到京都,沿鸭川散步一会儿,我和朋友都饿了,便去鸭川旁找饭馆解决晚饭。我们选择了一个雅致的日本传统餐馆,在习习晚风中品味怀石料...
评分我一直是一个很不讲究食物、也不爱吃的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说自己绝不是个吃货。即使今年夏天去日本旅游时我也没有十分期待品尝日本料理。 初到京都,沿鸭川散步一会儿,我和朋友都饿了,便去鸭川旁找饭馆解决晚饭。我们选择了一个雅致的日本传统餐馆,在习习晚风中品味怀石料...
评分书中关于“吃”的部分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其实关于什么东西好吃、怎样吃好吃都是极其主观的事情,非要给这个那个的安个上中下品,很是无理。除却目录中罗列的有意思的食物之外,最清晰、最生动、最突出的还是北大路鲁山人这个形象。 北大路鲁山人嫌弃其他“美食家”是毫无疑...
评分正在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感觉在饮食一道,特别是日本传统饮食方面形式的美要大于味道吧,对于食材的选择给人吹毛求疵的感觉… 文笔也有点…怎么说呢…太随意到有时候抓不到中心了呢! 当然,也可能和饮食习惯有关… 以前也有吃过三文鱼什么的,会比较新奇,但倘使经常吃...
在Guimet看过他的陶器展,这下串上了。
评分看了这本书受益很深。这并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饮食的书,这是一本关于艺术,关于生活态度,思考方式甚至风骨的一本书。其实看书这样东西,除非是看教科书,否则一般人文的东西看不懂的就真看不懂,看得懂的部分其实是原本就懂的。那么为什么又要看呢?因为有时候会发现有人表达出我无法清晰表达出来的,又或者看书时触发自己的思考,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互通性。灵感需要刺激,需要滋养,看书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有的书值得反复去看。现在我写下了这些批注。将来有一天再看,那时我有了更多的经验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最后说,“我是招呼你进玄关的”。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由衷感谢他打开这道门。
评分选看了一些。原来我并不是纯正的吃货,也对任性的鲁山人谈不上文笔的食记没啥耐心。
评分终于读完了一本kindle书。虽然以前也下载过不少盗版电子书,但后来觉得还是应该买正版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我发现不少日本的美食家、大厨对于日本饮食极度自豪(天朝亦如是),从而习惯性贬低他国之物,鲁山人也是如此。不过他的食物的独特观感读来非常有趣,内中的大部分食材我都比较熟悉,自然更有亲切感。而且从海鲜而言,日本确实是物产丰裕地令人嫉妒,而和食的料理理念虽多来自中国,但却在传承中形成了完全的料理体系。中国菜却堕落了,未能在现代大潮中保持精进的态度,作为天朝吃货实在痛心。不过鲁山人的很多观点多有偏颇,甚至政治不正确,比如关于女性吃寿司的菲薄之词。
评分鲁山人讲话也太好玩了虽然好拽好狂,才知道他居然是苦孩子出身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