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稿系根据作者2007年7月中国文化论坛“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汪晖对鲁迅两个经典文本的再阅读和再阐释:《破恶声论》呈现了鲁迅早期思想中对现代性经典问题“什么是启蒙”的思考与回答;《呐喊自序》则蕴含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秘密,揭示了他文学写作的根源和动力所在。
汪晖的读解深入浅出,不仅紧扣文本,而且将文本置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从而带领读者逐渐抵达鲁迅思想的深处,并通过鲁迅理解所谓“革命”和“文学”对20世纪中国的意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讲《呐喊·自序》的竟然比讲《破恶声论》的难。“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评分他的研究里和竹内对话的部分极为有趣,得到启示和问题于竹内,而以更绵密的方式行走于文本之间,勾连的更广,也更去政治和环境关注于更为个体的精神的鲁迅,重复与不耐的时候别有洞天。就文本说文本,从对象那里夺来一个词去赋予它内涵重新回归到对象之中,纵使意见有异,还是太厉害。
评分比起反抗绝望,这本讲稿耐读多了,其文本读解可以带我接近鲁迅的思想和话语系统,值得再读
评分经典阅读的第一个要求是,slow down。而不是快餐式阅读。当今教育的最大敌人就是弥漫整个社会以致大学校园的浮躁之气和急功近利心态。〜〜〜〜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并无实用性的古典语言让学生慢下来,静下来,从而成为能自由思考的自由人。。
评分依旧在建立政治性的鲁迅。文学,不应以能作为一种政治话语资源而自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