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稿系根据作者2007年7月中国文化论坛“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汪晖对鲁迅两个经典文本的再阅读和再阐释:《破恶声论》呈现了鲁迅早期思想中对现代性经典问题“什么是启蒙”的思考与回答;《呐喊自序》则蕴含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秘密,揭示了他文学写作的根源和动力所在。
汪晖的读解深入浅出,不仅紧扣文本,而且将文本置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从而带领读者逐渐抵达鲁迅思想的深处,并通过鲁迅理解所谓“革命”和“文学”对20世纪中国的意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出乎意料的好,比起当年的《反抗绝望》,汪大师对《阿Q正传》、《破恶声论》和《呐喊自序》的解读精彩多了,《反抗》中鲁迅和欧洲思想之间是两撅的,而此书对文本的解读,虽然有汪大师自己一贯的发挥,但还环绕得比较紧,是一家言。
评分《破恶声论》讲得不错。
评分讲《呐喊》的写得更好。对反思、自我否定、希望、绝望与实践的关系说得很好,但我并不觉得《破恶声论》可以很好地体现这种关系,从鲁迅后来的思想看,要他本人做到“不悔少作”恐怕也很困难,没有把《破恶声论》一并收入《坟》不就是明证吗?而且过度强调对“信仰”或“正信”的坚持及其一致性似乎也有凌空蹈虚的嫌疑。并且,“反现代的现代性”这种说法看似包容而深刻,实际上却蕴藏着巨大的道德危险,它回避了一种明确的判断而变得骑墙。
评分義解的部分不如伊藤,造疏的部分就當通識課混過算了。只問一句:魯迅與德里達何干?仙台與巴黎何干?
评分依旧在建立政治性的鲁迅。文学,不应以能作为一种政治话语资源而自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